贵州文化网-黔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南频道 |
延伸阅读:1964年9月,国务院国防办确定都匀为电子工业基地,以战备为核心进行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就此打响。
1965年6月,都匀三线建设中的第一家军工单位38所破土动工;1966年2月,久达机械厂开工建设。1966年12月,〇八三电子工业基地由贵阳花溪区迁入都匀。随后,〇八三基地所属的军工厂、研究所、学校、医院等17家单位,原铁道部的都匀桥梁厂、原二机部的都匀东方机床厂、原电力部的都匀发电厂等三线工厂相继开工建设。
三线工厂的建设,推动了都匀乃至黔南的经济、文化、交通、通讯、教育、医疗、科技迅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都匀成为与成都、重庆比肩的三大电子工业基地,拥有“西南机械电子工业城”“中国轻纺城”“西南重工业基地”等美誉。而且,都匀市〇八三电子工业基地系统走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由于国家政策调整,都匀境内的“三线”企业通过迁移、改制、政策性破产、移交地方、撤销合并逐步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三线建设”已成为过去,〇八三基地也从都匀搬回了贵阳,但都匀却没有将其遗忘,而是通过收集工业遗产、建设三线博物馆、开展研学等方式,永久纪念曾经辉煌的“三线岁月”,让更多人能够继承和发扬三线建设爱国主义精神。(杨启刚)
责编:彭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