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贵阳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贵阳频道  
“文化古镇”有文化,古镇“三老”的“文化苦旅”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2-10 11:53:3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贾华 点击: 评论:0

 

 
 
“文化古镇”有文化,古镇“三老”的“文化苦旅”
 
 
贵州省清镇市卫城古镇有三位文化“舵把子”,即“三无作家”程家强、“耕读传家”周光俊、“文化推手”莫之贵,他们也是古镇群众文艺中的杰出代表。近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采访了卫城古镇这三位文化“三老”。
 
              “文化古镇”文味浓
 
卫城镇位于清镇市中北部,距贵阳市中心城区55公里,清镇市区35公里,交通便利,贵黔高速、成贵高铁、贵阳外环高速穿境而过。卫城自古商贾云集,素有“小荆州”之美誉。
 
卫城镇区布局呈椭圆形,设东、西、南、北四门,城墙用巨石砌筑,如今尚存部分残垣断壁。繁荣的商业街,纵横交织的交通路网,奇异独特的古井、古道、古巷,与各具特色的塔、寺、阁、宫、庙等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古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美食文化历史悠久,是一个文化形态多样的古镇。
 
记者日前在清镇市卫城古镇后山皇仓坡上看到,这里还保留有一段明代古城墙,残垣断壁,历历处处。它们是一首古镇长歌,见证了血雨腥风、金戈铁马、悲壮激昂的那个年代,见证了一对父子将军镇守这座古城的丰功伟绩。
 
记者从卫城古镇老城后街山下,沿着一条小径朝着皇仓坡上走去,经过数百级台阶,来到皇仓坡山顶,只见一段古城墙突兀在眼前。这段城墙高约2.5米,厚约1.5米,内外为錾子修整规则的块石砌筑而成,夹层中间为泥土。
 
站在山上向卫城古镇城区望去,古镇呈盆地形,四面环山。山上树林阴翳,这段城墙一直沿着山顶林间围绕古城延伸而去。顺着城墙走去,林深墙长,走了数百米感觉阴森恐怖,便停止前行。
 
据卫城古镇的老居民黎全志介绍,他年近八十岁。说起卫城古镇的古城模样,黎全志还记忆犹新。“我十多岁的时候,看到有人将古城南门的木材拆下来,扛去修镇上的粮店了。”黎全志说,他十多岁的时候,皇仓坡下还有一座完好的庙子,曾用作学堂,老街上热闹得很。
 
古镇居民龚兴友也告诉记者,他家多年前就住在皇仓坡对面的山顶上,地基就砌在城墙上,如今已搬迁到镇里居住。
 
记者在古城南门、古庙原址处、老街上看到,古镇的很多遗迹向现代人透露出古代的若干信息。古城南门原貌已毁,新建南门完成,在南门后院中,还保留有一段几米长的古城墙,墙上石头饱经沧桑;在古庙原址处,石阶、地基、堡坎尚存,古庙已消失;走在南门老街上,古朴的民居、石板路等街貌犹存,镇上居民在清幽的环境中生活着。
   
据《清镇县志》记载,卫城于元明时期隶属八番宣慰司、顺元路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明初及中叶隶属贵州宣慰司。古镇卫城原名镇西卫,位于黔中腹地,始建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是明朝节制水西的一个屯兵卫所,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古城区布局独特,分别建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城墙厚达2米有余,均由方整石砌筑,有大十字、小十字、花市街、和平路、交通路等,商业发达,交通纵横。古井、古巷、古道、二宫、二寺、鱼塘、八大庙古迹多处。
 
经过明清两代和民国的历史变迁,镇西卫早已从屯兵卫所变成商贸云集、店铺林立的商业集散地。各地客商分别建立了四川会馆、江西会馆、湖南会馆。在民国年间城区比较繁华,素有“小荆州”之称。
 
明末,水西安氏叛乱,明朝廷平叛后,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监控,以“水外六目”之地设立镇西卫,并将卫所置于今天的卫城镇。此后,经过镇西卫指挥郭维垣、龙图麟、龙必锦几代人的建设,镇西卫城初具规模。期间,龙图麟、龙必锦父子均为镇守卫城的将军,通过他们几代人的付出,才使卫城得以保护建设发展到今天。
 
卫城古镇后山皇仓坡的明城墙,始建于明崇祯三年三月(公元1630年)。依城外起伏山脊而建,多处制高点高耸山尖陡岩,内缓外陡、易守难攻。开东西南北四门,直通东、西、南、北四大街及小街小巷。砌墙用石重达数百斤乃至数千斤,经錾凿修整规则,用糯米拌石灰浆勾缝砌筑。城墙周长3.2公里,高3米,厚3.2米。顶部砌筑若干高0.7米的墙垛,另有炮楼等军事设施,为控制水西,其防御固若金汤。卫城不愧为军事重镇、古驿重镇、茶马重镇。
 
清末,卫城曾多次发生战乱,饱经沧桑的古城墙成了断垣残壁,此后又多次遭受毁坏,今仅存南门至皇仓坡到东门一段,长约500米。如今,古城部分街道复建,城门、城中古建筑、牌坊已经初现规模,一座仿古新城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无作家”程家强
 
一位本乡本土的老人,如今77岁了依然笔耕不辍!数十年来,他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散文集、诗歌集、记录文学等作品,被誉为“乡土作家”。这位“乡土作家”叫程家强,是清镇市卫城镇本乡本土的民间作家。 
 
清镇市卫城镇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古镇,既积淀了400年的悠久历史,更是经历过红军长征和解放战争的红色文化洗礼。
 
一直以来,卫城镇的文艺文化事业都比较活跃,诗、词、歌、舞、小品、情景剧等文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古镇文化的繁荣,与全镇广大基层文化志愿者多年来默默奉献牢不可分,而程家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程家强生于1945年,经历解放、文革、改革开放至今,见证了卫城的历史变迁。他多年来本着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一直活跃在清镇、卫城的文化领域,70多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曾获贵州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表彰。
 
程家强家住清镇市卫城镇荆州街,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早年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教过书,当过农中的校长,挖过煤,当过私营工厂的老板……但最终他还是回归到老本行——农民。
 
2014年,程家强联合古镇志同道合的文友,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卫城镇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担任首任文联主席,先后主编了宣传家乡人文风情的《镇西卫》杂志,《古镇·相思·情韵》文集和《镇区大典》、《卫城镇志》等作品,用笔记录着古镇的历史变迁。
 
2021年端午节,程家强等人结合古镇民族文化习俗,组织举办水龙文化节,将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融汇于古镇传承多年的民间风俗,激发出古镇人空前的活动热情。“珍珠宝藏都是隐匿的、深埋的,必须用心发掘、用心洗淘才会闪光,才能耀眼”程家强说。
 
卫城就如砂砾中的珍珠,未经打磨曾被掩埋多年。在以程家强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志愿者的努力下,卫城古镇文化不断繁育、传播,让千千万万的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硕果。“相信卫城镇的文化产品将走出古镇,让更多人通过美食、文化知晓卫城、了解卫城。”程家强对未来满怀希望。
 
这些不平凡的经历和感受,无疑是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引领他走上文学“不归路”的原因。他常常戏称自己为“无工作、无文凭、无收入”的“三无先生”。
 
然而,“闯荡江湖”一事无成的程家强,却偏偏爱上了写作,每日下地劳作回来,放下锄头就提起笔头,多年笔耕不辍,终于大器晚成。“我经常从程老师家门口经过时,总看见他在桌上不停地写,很少看见他有休息的时候。他写作的那张小方桌,被摩挲得乌黑发亮。”他的一位街坊邻居说。
 
程家强从小生活在三线工厂“0一一”基地某工厂毗邻的村庄,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目睹和经历了三线建设的发展与变迁,不管是三线人还是农村人,在程家强的记忆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创作的24集电视剧本《三线三线》,讲述的正是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剧本为读者塑造了一大批无私、任劳任怨、开拓进取的三线人的光辉形象,讴歌了三线人“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塑造了一群正直、憨厚、朴实、善良的农村人的鲜活形象。
 
据程家强介绍,《三线三线》电视剧本,是他继《爱恨四十年》、《人生舞台》、《牂牁场》等多篇中长篇小说之后,潜心创作的又一力作。该剧本的构思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思考了至少30年,于2008年4月动笔,历经31个月终于完成初稿。一位仅有初二文化程度的“草根作家”,写出了一部30余万字的剧本。
 
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既爱上了黄土地,也爱上了写作,放下锄头就提起笔头,一生笔耕不辍终成大器。自1995年以来,他已公开发表和出版小说、散文、剧本、报告文学近200万字。
 
“我是个无工作、无文凭、无收入的‘三无人士’,我没打过一次麻将,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文艺创作上。”程家强说。
 
现在,程家强以卫城镇文联主席的身份,带动卫城镇一批中青年文艺爱好者,克服重重困难创办文化刊物——《古镇风韵》。
               
               “耕读传家”周光俊
 
弘扬优秀文化,涵养文明乡风,世居卫城古镇的古稀老人周光俊,是一名退休老干部,对文化事业执着追求,一直热心乡村文化事业,持续50年为乡亲们做文化公益。
 
藏书3万册,办耕读书屋,迎请孔子像,成立乡风传习堂,开国学班,这些文化公益事业,就是现年73岁的文化老人周光俊毕生追求的事业。
 
今年8月25日,弘扬优秀文化涵养文明乡风传习堂国学班挂牌暨孔子像揭幕仪式,在卫城镇坪寨村周光俊家门前院子里举行,来自当地文化圈内的人士以及当地乡亲们纷纷赶来庆贺。仪式在热闹的气氛中进行,文艺演出、中华鼓舞、朗诵《论语》、古筝演奏、茶艺表演、国学知识抢答、独唱国学《传习之歌》等文化活动火热进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逐步富裕起来,我亲身经历了自己和乡亲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特别是最近十年来,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役,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坪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从人们的笑容和内心的喜悦,体现出当今国泰民安的好时代。”周光俊感动地如是说。
 
据周光俊回忆,他从事乡村文化公益事业,早在1970年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看到村里乡亲们渴求知识而又无书可读的情景,就自己动手制作了几个木书架,把祖上遗留下来的书籍和自己购买的各类图书,大约1000余册,整理上架,无偿提供给乡亲们借阅。这就是周光俊耕读书屋的最初雏形。
 
“书屋很简陋,茅草土墙房,面积只有16平方米。我当过农民,是个种庄稼的好手。劳动之余,和乡亲们在书屋中学习,为乡亲们介绍书籍内容。书屋办在农村,面向农民,所以取名‘耕读书屋’。”周光俊说。
 
为丰富书屋内容,周光俊每年自费订《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华诗词》等刊物充实书屋。书屋藏书从千余册累积至今天的3万多册,涵盖了历史、政治、经济、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阅览室面积从以前的16平方米,发展到今天的300多平方米。还配套有会议室、阅览室、电脑室、创作室、书法培训室、体育健身等功能区。读者从过去本村村民扩展到附近的机关职工、城乡居民、外来打工者、学校师生、文化群体等。
 
到如今,半个多世纪以来,耕读书屋走过曲折的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的耕读书屋每个功能室天天敞开,从不闭门,无论是谁进来,随时都可以看书学习。”周光俊说。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周光俊以书屋为平台,不断增强书屋的文化功能,从过去单一的图书阅读而发展到集文旅、写作、农技培训、学术研讨、道德讲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家教家风、美德教育宣讲等等。
 
2022年8月25日,他号召全家老小集资5万余元,从河北省一家工艺厂迎请了一尊孔子像,树立在自家门前广场上,作为古镇文脉传承的象征,让古镇文化人前来祭拜孔子,传承孔子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精神。 
 
“卫城镇是贵州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乡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沉淀着红色基因血脉。坪寨村是贵阳市美丽乡村示范点,少数民族占40%,每年的六月六布依歌会形成文化品牌。耕读书屋和农家书屋整合在一起,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周光俊说。
 
2003年,周光俊获贵阳市精神文明办“读书学习在万家”突出贡献奖;2006年获贵阳“书香人家”称号;2014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全国首届书香人家”称号;2021年获“贵州省书香润德家庭”称号;2018年获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10月,获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阅读榜样”;2022年2月获“2021年度十大阅读影响力人物”称号等等。
 
目前,周光俊的耕读书屋被贵州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农民文化家园”;被省总工会、贵州省散文学会、清镇市文联、市作协、市诗联、市科协、市民宗局等单位设为研讨基地。
 
周光俊说,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占有得天独厚的地利。几十年来,他只做一件事情——办了这间书屋,与书结缘,与书为伴,与时代同行。为农民服务,为基层服务。 
 
周光俊的书橱里摞满了书,书桌上堆满了手稿。闲暇时光,周光俊就坐在书桌前伏案写作,如今手稿达100万多字,近期准备出一部小说、一部散文集、一部诗词集、一部剧本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文化推手”莫之贵
 
莫之贵也是卫城镇的一位文化老人,现年70岁,他与程家强、周光俊同为卫城镇曾经的老同事。
 
1991年底,撤区并乡建镇,原格局的乡镇干部整合,莫之贵被安排在新建的卫城镇政府办公室工作,那时的周光俊是办公室主任,程家强是镇工业区办公室主任。
 
在1992年底,莫之贵被调到暗流乡任政府办公室主任,他们三人虽不在一个单位,但是干的工作都是一样的,与文字打交道。在那个年代,为了提升干部素质、有关部门经常组织基层业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培训,他们有机会参加安顺地委行署举办的公文写作培训和清镇市党校的学历提升等,积累了一些写作知识。
 
1999年,莫之贵又调回卫城,与两位老搭档又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
 
2006年,莫之贵被抽到镇政府负责“古镇建设办公室”工作。当时,卫城的干部、群众对恢复古镇呼声较高。为此,莫之贵为了便于工作,向党委领导提出请求,希望将程家强、周光俊二人抽调过来一起为古镇申报项目工作。党委领导当即同意,并要求党政办立即办妥三人必需的办公用品,三人迅速到位一起办公,一门心思抓卫城古镇申报工作。
 
他们在古镇申报办公室工作期间,人气很旺,卫城在外工作的人士,从卫城走出去的领导以及卫城本地的贤达人士纷至沓来。
 
他们还亲自到遵义、瓮安、贵阳一些老领导的家中,求助他们对文化古镇申报工作的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09年9月,卫城镇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
 
2011年端午节,莫之贵和程家强应邀到周光俊家过节,他们当时回顾起古镇的申报工作,一致认为古镇如果没有文化底蕴是不可能申报成功的,但卫城镇的文化工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经周光俊提议,他们欲成立卫城镇文联,把卫城爱好文学艺术的人士组织起来一起做大做强全镇的文化事业。他们的提议受到市委、市政府及市文联的大力支持。
 
他们三人就分工,周光俊负责会员登记,程家强负责与政府和市文联办理批文等,莫之贵负责章程的草拟及资金筹措。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筹备,2011年10月15日,卫城镇文联正式成立,贵阳市文联、清镇市文联、卫城镇党委、卫城镇政府领导到会祝贺!
 
从此,他们三人走进了更高一层的文化路线,将古镇文化振兴提升到培养青年人一代和文化公益活动上。
“我们三人都没有什么高文凭,写作全靠自学。但是,家强、光俊造诣比我深得多。我们经常在一起研讨问题,使我在文学创作上受益匪浅。”莫之贵说。
 
他们不负众望,为了整合卫城镇的多元文化,2014年在清镇市党史研究会的支持下,推荐莫之贵组织筹建“清镇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在成立大会上,他被选举为会长,继续传递正能量,挖掘和传承地方多元文化。
 
据了解,自成立卫城镇文联以来,共办《镇西卫》刊物11期,挖掘整理红色文化文章数十篇,积极参加红军长征过清镇史实宣讲活动;组织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指导开展群众体育运动项目,牵头组织农村文艺宣传队等。目前全镇各村宣传队达40余支,卫城古镇的丰收节、美食节、水龙节等文艺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他们还担任了卫城镇关工委的一些工作,在卫城中学、新桥小学、青龙小学组建写作学会,开展青少年写作培训班。通过培训,有400余人写作水平相应提升,学生作品在《湖城艺苑》、《镇西卫》上刊登达390篇。近10年来,文化“三老”为全镇学校、机关、乡镇开展红色文化、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家训家风等主题宣讲达100余场次。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学习、写作、传播的影响和文化的传承,大家互相鞭策和鼓励的结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三人已经达成共识,做到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为弘扬卫城古镇文化继续努力!”莫之贵说。
 
               “古镇三老”爱公益
 
热爱文化公益活动,是“古镇三老”程家强、周光俊、莫之贵的共同秉性。
 
当他们获知国家明确每年的秋分时节为“丰收节”后,2018年的首届丰收节,三人就主动提前策划,由镇文联牵头举办庆祝活动,分头编写剧本、排练节目,搞得风风火火。他们策划的首届餐饮大赛,从2018年的9月2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国庆节结束,连续10天时间,除几场主题活动外,每天下午的文娱演出,都是由卫城文联完成。
 
三人指导全镇各村建立新时代文艺演出宣传队,队伍最多时有40多支,业余演员达300多人。开展文艺扶贫,用乡村小舞台促进文化大发展。
 
为宣传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三老”组成宣讲团,义务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开展“浩然正气唱大风”主题宣讲。周光俊负责宣讲红色故事,莫之贵负责宣讲家训家风传统美德,程家强负责宣讲贺龙、杨顺清的故事等。
 
他们还把国防教育搬上文艺舞台,成立的卫城文艺表演队,巡演《我想有个家》《十送红军》等节目,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三人积极参与民间文化挖掘整理,他们策划的猜拳大赛在古镇餐饮大赛上,将从一到十的成语酒令、从一到十的数字酒令等列入比赛规则,把传统文化与民间娱乐进行有机结合,寓文于乐。他们挖掘的卫城端午水龙节活动,经过几年的开展,如今已被列入市级非遗。
 
“古镇三老”还积极参政议政,周光俊是清镇市人民代表,他提交的关于卫城古镇恢复建设等多件议案获通过,对促进古镇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程家强、莫之贵是清镇市政协委员,二人提交的关于文化发展、乡风整治等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实施。
 
今后的文化工作推进,三人又有了新的目标。莫之贵负责的清镇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程家强负责的卫城镇文联、周光俊负责的卫城乡村传习堂,都为自己安排了任务。莫之贵排定了红色文化宣讲、缅怀先烈、撰写红色文集等;程家强排定了举办小作家班、文学创作培训、提高文艺宣传队演艺质量等;周光俊排定了国学班开讲、读书活动、古乐培训、诗词歌赋写作培训、书画培训、雕刻技艺培训等。
 
如今,“古镇三老”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可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目前三人承担着一些村寨的村志撰写,还承担国家民政部项目《卫城名镇志》的采编工作,他们的“文化苦旅”仍在继续。
 
              “文化名镇”文风劲       
 
卫城不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美食文化也是古镇一大亮点。
 
卫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自成特色,经过千锤百炼、日益积累,目前已研发出180多道菜肴,“卫城辣子鸡”、“卫城八大碗”等更是誉名远播。结合卫城镇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美食成为该镇打造的又一张底蕴厚重的“文化名片”。
 
2009年,卫城镇被贵州省政府评定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评定为全国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是贵阳市级示范性小城镇。2017年,贵阳市、清镇市打造“寻味贵州——卫城·味城”田园综合体,项目群规划由10余个项目组成,形成田园观光板块、寻味贵州综合板块、古镇风情板块、雁栖湖综合开发板块、寻味大道景观连接线的“四板块一连线”,是一个集康养、美食、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板块。
 
结合卫城镇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打造了一张张底蕴厚重的“古镇名片”。2018年9月,中国餐饮大会暨贵州第二届生态美食文化节在清镇市卫城镇“寻味贵州——卫城·味城”田园综合体揭开帷幕,上演餐饮高峰论坛、趣斗黔菜大赛、食材洽谈、酒令拳术比赛等重头大戏。
 
在传统隆重的百名徒弟拜厨师仪式上,来自全国的百名烹饪大师,与百名贫困子弟举行“培养成才”、“产教帮扶脱贫”誓师大会及餐饮厨艺收徒拜师仪式。
 
一场“趣斗黔菜大赛”暨搜厨国际烹饪斗菜大赛曾在古镇举行,来自省内外的数十名烹饪大师参加了斗菜大赛。现场开展了全国各地创新美食交流高段位厨师比赛专场及“八大菜系与黔菜”代表大师经典专场表演。还举行了经典黔菜与黔系生态食材专题烹饪比赛、大师斗菜、贵州清镇优秀小吃展等系列赛事和活动,以此发掘优秀烹饪者,挖掘新食材及新烹饪方式。
 
一场猜拳行令争霸赛曾在古镇举行,跃跃欲试的猜拳高手云集,在猜拳行令中一比高下。活动把我省餐桌文化中常见的“划拳酒令”用“比赛”的形式展现出来,演绎古老民俗,展现丰富多彩的餐饮文化,把餐饮文化与竞技比赛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比赛,营造氛围、助推活动,展示清镇的热情好客。
 
目前,清镇市卫城古城复建工程已基本建成,数十栋古建筑已经完成,并将其打造成为黔味美食集散地,使其成为贵州“味城”。
 
卫城镇是古道从贵阳至织金、黔西的西通道,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商贸繁华。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变革,卫城古城逐渐被毁,古城特色消失。2013年,卫城古镇建设开始进行规划;2016年,古镇建设正式启动。卫城镇在近年来的城镇建设、古城复建过程中,注入了历史、文化、生态、美食等元素,为卫城增添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特色,将其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生态、美食等特色于一体的城镇综合体、全省生态美食示范镇。
  
卫城镇采取统一征收、原地安置的方式,在恢复其原始风貌的同时,将居民楼进行原址修复。对于年代久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则采取保护措施,不拆、不建,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貌。目前,卫城古城门修复完成,卫城牌坊已完工,今后还将启动东、西、北城门修复工程。
 
如今的卫城,除了历史悠久、自成特色的卫城八大碗之外,还有现代开发的卫城辣子鸡、炸腰柳、清蒸肚片、酥炸珊瑚卷、清明粑等卫城名菜。贵州“味城”,已经成为卫城一张底蕴厚重的餐饮文化名片。
  
新建的“寻味贵州——卫城·味城”田园综合体,项目群规划由10余个项目组成,有田园观光、寻味贵州、古镇风情、雁栖湖四板块。未来的卫城镇,将形成古镇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主的地域特色文化综合体。
 
“佳境在田园四面晴岚浮翠霭,良才储古镇百年青史布甘霖”。这是卫城小荆州牌坊上的对联,是对卫城文化的真实写照。“百亩田,万卷书,栽青松,种绿竹,琴三弄,酒一壶,半作农夫半作儒,非是仙家非是佛”。这是清代北京翰林院大学士王仁阁先生游卫城时在文昌宫的题词,字里行间彰显出古镇昔日的文化风采。
 
卫城古镇的“文化味”浓郁,自古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十分深远。据莫之贵研究,明末清初,清末民初,卫城民间就有一批仁人志士、宿儒乡贤在城乡创办私塾学堂。其中,龙赐封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他民国元年(1912年)在卫城创办初等小学堂,民国七年(1918年)又创办女子初等小学堂。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因抗战省立贵阳师范学校迁驻卫城,从此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在此碰撞融合,使卫城文化教育为今天的发展作出了扎实的铺垫。
 
原贵州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卫城人李万寿先生和其子李培,斥资90余万元重修扶风阁。阁成,还将自己收藏的千余册典籍捐赠给家乡,置于扶风阁内供人借阅。
 
2019年06月06日,清镇市卫城镇举办龙水节,整个古镇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上午,舞龙传承人向继承人传授舞龙绶带后,举行了诵祭龙文、点晴仪式、祭龙仪式。完成祭龙仪式后,一条红龙、一条黄龙舞上卫城老街,在前街后街数公里的街道上,沿街商铺住户早把水管拉出来准备好,把瓢盆取出来装满水。待舞龙队伍和游行队伍走到门口,水管、瓢盆里的水一齐泼向游行队伍,尖叫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整个古镇沉浸在一阵阵的欢乐之中!几公里的街道走完,两条龙全身湿透,连游行队伍每个人的身上也湿漉漉的了,但是大感到非常高兴。据悉,水龙节是当地一年一度的欢乐节。
 
如今,生生不息的文化教育在卫城这片热土上方兴未艾。文化教育孕育了一大批爱好写作、书法、绘画等文艺形式的爱好者,家庭藏书也蔚然成风。其中程家强、周光俊、莫之贵就是他们之中的优秀乡贤。
 
古镇“三老”的“文化苦旅”虽苦,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他们依然奋战在各自的“文化苦旅”上。
 
(贾  华 )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贵阳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