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今年以来,施秉县杨柳塘镇持续推进和美城乡文明新风倡导,以“移风易俗来赋能、文化风景促提升、乡土文化添光彩”为切入点,打造文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移风易俗来“赋”能。杨柳塘镇上敖村通过开展“红事白事有标准,合约食堂共监管”主题活动,将老旧的上敖小学由寨管委监督实施改造,最终建成集休闲娱乐、办理红白喜事酒席、粮食晾晒暂存于一体的“合约食堂”,在未来,寨管委会对涉及红白事的村民进行宣传引导,号召村民积极参与移风易俗,自觉遵守“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的要求,形成良好的乡风民俗。自活动开展以来,举行入寨入户宣传20余次,覆盖全村15个村民小组2000余人,“合约食堂”共举办酒席10余次。
上敖村支书潘学良说道:“以前村民办喜事丧事爱攀比,总想‘争个脸面’,自从村里修建了‘合约食堂’,家家户户都得按规章办事,能简化的简化,能不办的不办。这样一来,我们兜里的钱反而省下来了,村风民风更加淳朴文明。”
文化风景“促”提升。如今,一个个新时代主题长廊、一幅幅美丽的“文明新风文化”风景在杨柳塘随处可见,禁毒宣传文化长廊、移风易俗文化长廊、廉洁文化长廊等主题长廊和双拥主题广场成了群众议事和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通过在长廊里增设各类文化知识宣传、行为倡导宣传牌,真正让牌“说话”,打造宣传新窗口,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让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据统计,杨柳塘建立禁毒、移风易俗、廉洁、双拥等文化长廊十余个,覆盖全镇7个村两万余人。
“我们将不定期组织村民群众到文化长廊里,通过院坝会、家族议事会、研学会等把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好家风、好家训及村规民约继续言传,形成了人人作表率,家家讲规矩的好风气。”杨柳塘镇屯上村副支书吴邦艳说。
乡土文化“添”光彩。美丽乡村既要留得住绿水青山,也要系得住乡愁。杨柳塘镇的苗族群众素来都有以歌会友、以歌为媒、以歌喻理的习俗,其中代表性的“刻道”文化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两代代表性传承人,是地道的本土文化。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经镇党委推动,屯上村刻道文化馆经常利用开学季、节庆日开展非遗“刻道”文化进校园、进村寨园活动,同时通过将非遗与暑假相结合,以刻道文化展示馆为依托,积极开设暑假免费公益的芦笙歌舞、刻道棒制作、板凳舞、唱刻道古歌等非遗培训课程,已经持续开展4期培训班,每期超过20课时,超600人次参与培训。让青少年们在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中不断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让非遗文化“火起来”,为乡村振兴添光彩。(杨青龙)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