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黎平县地坪镇:“五治一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12-08 16:51:29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杨秀治  潘勋忠 点击: 评论:0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地坪镇将“全周期管理”意识贯彻到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上来,结合地坪实际,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和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以政治领方向、以法治促和谐、以自治强活力、以德治淳民风、以智治促发展的“五治一体”乡村治理创新模式,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成功打造了高青村村民自治示范试点,使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产业振兴有了新突破,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以政治领方向,夯实治理根基。一是以党建带团建。坚持党建带团建、群建,以“1+4”为抓手,大力发展以农村党员、团员青年、退休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等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按照村“两委”总领全局,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和寨管委抓具体的方式,以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为志愿服务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横向构建起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好善治“指挥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优良的政治生态引领社会生态,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2023年来,组织24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全镇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240余次。二是强示范带发展。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党员群众对标先进、争当先进带头抵制农村不良风气,在乡村振兴中带头干事创业,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来,在村“两委”和优秀党员群众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0万元增加至20万元的村有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有8个。其中,岑卜村采取“党建+劳务输出”的模式承包国有花坡林场国储林采伐2000余亩,村集体经济增收70余万元。三是创阳光促公证。为规范村级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以及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村务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制度,丰富公开的内容、形式,健全完善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打造“阳光村务”,切实提升监督村级公务公开的实效,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目前,全镇开展村级“三务”公开中党务类144次、财务类136次、村务类174次、其他类别5次。

  以法治促和谐,守牢安全底线。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紧紧围绕移民搬迁、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自治等领域,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广泛深入农户、村寨、企业生产一线和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调研,及时了民情、听民意,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效的坚实基础。目前,召开镇人代会讨论审议通过地坪镇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移民搬迁民意调查8000余人、项目建设调研30余次,累计深入村寨、企业开展调研164次。二是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社会群众提升自觉守法的意识,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切实让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2023年,成功申报高青村为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镇开展校园法治教育讲座20场,普法宣传活动50场,法律明白人业务培训13期,受教育人数16000余人次,排查矛盾纠纷18起,成功调处化解18起。三是强化执法守牢安全底线。聚焦假冒伪劣产品、社会治安、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开展整治,不断优化基层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坚持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整合村寨力量,组建13支义务消防队、12支鸣锣喊寨队、20支巡山巡林队等队伍,常态化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农村消防大演练、隐患大排查、鸣锣喊寨、巡山巡林等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意识,联合相关部门,强化各类安全执法检查。目前,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假冒伪劣专项整治30次,黄赌毒专项排查32次,宣传保护妇女和儿童相关权益法10次,开展食品药品执法检查34次。各村每天开展鸣锣喊寨,每月开展消防大检查和大演练,累计引导群众安全驾驶、文明出行1200余次。

四是引领村民自治自建共享。

以自治强活力,实现共治共享。一是修订村规民约提高自治效率。按照“征集民意、拟定草案、提请审核、审议表决、备案公布”五个工作步骤,坚持“符合群众心意、得到群众拥护、利于乡村治理”的原则,围绕安全(包括粮食安全)、环境卫生、移风易俗3条底线,结合各村实际,指导制定村规民约简版“三字经七字诀”,通过宣传公示、集中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执行率。二是压实责任提升乡村宜居质量。划分环境整治责任片区,发动群众对责任区内的道路垃圾、破旧房屋和杂物堆放等进行地毯式清理,公益性岗位每周一开展“环境整治日”集中整治行动,学生管学生和“小手牵大手”培养学生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习惯,推动建立垃圾清运、环境整治长效制度。目前,全镇已划分108个网格区,发动群众参加环境整治15000余人次,学生每周参与校园周边卫生整治,8个村开展垃圾清运工作。三是真抓实干促镇区精细化管理。地坪村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开展镇区街道集中整治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划定严管街和停车区域,发布车辆规范停车公告,规范店铺和摊贩经营,整治乱搭乱建。目前,划定镇区主街道严管街2000米,规范停车位314个,整治流动摊点70个、沿街商铺撑杆搭棚占道经营90家、乱搭乱建150余处,纠正违章停车、超载行为354次。党员群众带头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管理,依规申请审批乡村建设项目,推进村寨自治,实现共治共享。今年来,引导村民集资120.7万元,修建古楼2座、凉亭13个、便民桥4座、戏台2处,产业毛路6.5公里、清理公路塌方道路维修40余处。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为加强省际之间民族交流交融,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地坪镇9个村自筹资金轮流开展“比响芦笙”民俗活动,弘扬芦笙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吸引了地坪镇周边乡镇及广西三江、融水等地芦笙队伍前来参与,每年参与群众有6万多人次,镇内每年销售芦笙1万余把,带动经济收入600万元,是名副其实的芦笙文化小镇。

  以德治淳民风,推进移风易俗。一是多形式宣传动员。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思想政治融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利用标语、墙绘等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贴近农民的宣讲、培训、巡演等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40余次,宣讲24次、培训5次,张贴标语400余条、墙绘26板。二是建移风易俗机制。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建立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分片包寨或包组,推广“合约食堂”模式,提醒事主事前申报,落实控制天数、控制桌数、控制菜数、控制礼金数,实现减少办酒成本、门类、安全隐患及环境污染的“四控四减”,既监督是否有违规办酒席,也协助事主操办酒席。今年以来,建成示范“合约食堂”1个,召开鼓楼会、院坝会60余次,实现28次“低彩礼”婚礼,倡导“白事”简办17次,倡导尊老爱传统美德50次,真正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三是树优秀先进典型。镇文明办每月组织开展文明村寨评选活动,根据对各村寨卫生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打分,前3名颁发“流动红旗”表扬,后3名悬挂“流动黄牌”激励后进。各村设置红榜和“加油榜”,开展环境卫生“最美家庭”评选,“好媳妇”“见义勇为”“最美网格员”等先进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道德行为风尚。截至目前,共执行村规民约红黑榜评选122次,红榜107次,加油榜15次。

  以智治促发展,促进共同治理。一是扎实抓好基础教育。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妥善撤并校点,筹建高青、新岩、滚大三所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心理素质辅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引导树立“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梦想”的市场化就业意识,充分调动劳动者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开设白班、晚班和周末班,打造“家门口”培训模式,群众高兴喊出“学校开在家门口,培训送到田头间”。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共5期304人。三是打造“数字乡村”。把智慧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治理方式,在井郎村推进“腾讯为村”项目,在新岩村推广联通“数字乡村”建设,申报高青村移动“数字乡村”项目,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加快农村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

  (杨秀治  潘勋忠)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