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梁茂林:黔籍军人与全民抗战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01-24 21:51:02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梁茂林 点击: 评论:0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贵州为抗战作出了什么贡献?我们当如何铭记那段“历史”?

贵州深处后方,但每12名贵州人中,便有一人参战!

抗战十四年中,贵州的征兵计划为583000人,而实际征兵675432人,超征92432人。四川是全省人口平均14人中有一人参战,云南是全省人口平均20人有一人参战,贵州是平均12人有一人参战。从出兵人数与全省总人口的比例看,贵州位于各省出兵人数的前例。在抗战的正面战场上,贵州子弟的总兵源多达70余万人。有文献显示,抗战期间贵州参加抗战的黔军各部有第陆军82师、第85师、第102师、第103师、第121师、第140师、新编第8师、新编第11师、新编第28师、预备第2师、第55师和贵州补充师等12个师。从“七七事变”后的忻口会战、“八一三”上海会战,再到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南昌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宜枣会战、鄂西会战,以及1942年和1944年的两次远征军作战……几乎正面战场上所有数得着的大战役,全都有整建制的黔军部队参加。据《中国抗日将领牺牲录(1931-1945)》记载,抗日战争中,中国战死沙场的第一位将军,就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滕久寿将军。

南口争夺战中的吴绍周将军

日军侵占平津后,为解除侧背威胁,以独立11旅团、第5师团、第20师团一部进攻南口;国军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汤恩伯(时任13军军长)指挥第13军布防南口、居庸关。1937年8月8日,日军独立第11旅团先攻得胜口汤军左翼阵地,被击退。10日,日军以飞机重炮掩护战车数十辆,协同步兵5000人,强攻南口。国军第89师顽强抵抗,双方伤亡均很惨重。12日,南口阵地全毁,遂被日军攻入。当晚,中国守军反攻,又夺回阵地。13日,日军再次突破南口。此后,双方在南口居庸关一线反复争夺,日夜不绝。国军因伤亡过大,后援不继遂于26日撤退,南口战役结束。同日,张家口亦告失守。

吴邵周.jpeg

吴绍周将军

在南口争夺战中,贵州天柱人吴绍周荣获四等宝鼎勋章。7月25日,任第13军参谋长的吴绍周受汤恩伯委派至张家口洽谈南口防务问题,为此,吴绍周多次协商,13军才到南口布防。8月16日,汤恩伯又令新到达前线的第94师第564团与第21师第122团合编为吴绍周支队,在石峡附近长城线占领阵地。20日,命令第4、第21、第89、第84、第94各师及吴绍周支队除固守原阵地,再抽出一部分兵力打击各自当面日军,以达到牵制日军,恢复原阵地的目的。汤恩伯于26日下午下令全军突围时,吴绍周支队才撤出战场。

淞沪会战中的黔军第102师、独立34旅

1937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决定以第3、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到8月23日,已在上海投入兵力6个师团,总兵力达到20万。由于受到国军的顽强抵抗,在吴淞登陆的日本上海派遣军费时一个月才推进10公里。10月25日,大场阵地被日军占领后,国军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战场也由市区周围退进市区。11月5日,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的金山县等处偷袭登陆,9日占领松江。国军全线退却,日军于11月12日侵占上海。

淞沪会战.jpg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期间,松桃人罗启疆任独立34旅旅长,于9月初布防于浏河口附近,近一个月里,经历大小战斗10多次,伤亡近400人。撤退时在福山镇阻击日军3天,在退到无锡时攻下日军占领的日本纱厂,用手榴弹炸毁日军坦克4辆。在淞沪战局已处于十分险恶的紧要关头,第102师于10月下旬由江阴阵地调入上海市区苏州河南岸,先调607团、612团分别由第1军第1师和第90军第49师指挥。

第102师在只有两团的情况下,于11月3日由柏辉章指挥,对苏州河两岸日军进行分割包围,先截断两岸日军的联络,再击溃日军,粉碎了日军沿河西袭击第17军团侧翼的企图,确保了苏州河上游国军部队的安全。此役师直属工兵连连长陈大治,609团1营营长徐天植殉国。当时胡宗南发来“102师奋勇克敌,显树战功”的嘉奖电报。

忻口战役中的黔军第85师

1937年10月13日,忻口战役开始。由雁门关南侵的第5师团、关东军混成第21、第15旅团约5万人向忻口杀来。第二战区为保卫太原,集中8个军16个师另6个旅约10万兵力,由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进行阵地防御战。10月11日,国军忻口前线部队全部进入指定阵地,坚守忻口21天。11月2日,国军奉命转移,忻口战役结束。

忻口战役.jpeg

遵义人陈铁率黔军第85师于10月6日到达忻口,原布防在左翼,10月16日,在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骐、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等相继中弹阵亡后,第85师被调入中央兵团阵地,挡住了日军的多次进攻,一直坚守忻口主阵地至11月2日接到命令撤出。10月28日,第85师510团少将团长刘眉生阵亡。

南京保卫战与黔军第103师

11月26日19时,桐梓人何知重率黔军第103师接到江防总司令刘兴下达的作战命令:“103师以主力占领金童桥(不含)经杨家港、凤凰山东麓至长山东麓间之主阵地拒止敌人。”第103师官兵从27日坚守主阵地至12月1日。

南京保卫战.jpg

南京保卫战

在突围至江阴城西钱家村附近时,遭到日军突然袭击,第613团团长罗熠斌阵亡;部队由副师长戴之奇率领绕道退至镇江,12月6日下午,戴之奇接到命令,镇江要塞由第103师代师长戴之奇指挥。12月8日命第103师迅速退至南京,编入教导总队,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12月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国军阵地,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里有第103师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1264人的档案。

徐州会战中的黔军第140师、102师

日军在台儿庄受挫后,从平津、山西、江苏等地向徐州调集13个师团,计30多万兵力,于5月开始进攻徐州,从6个方向对徐州国军部队实施包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在台儿庄战役后,从各战场抽调数量达45万人的部队到徐州集结,准备和日军“准决战”。国军抵挡不住日军的攻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军决定放弃徐州。黔军第140师和102师先后在国军突围阶段走进徐州战场。

4月24日,日军第10师团瀨谷支队从兰陵镇南面推进到台儿庄以东时,与滇军第60军卢汉部展开激战,攻入禹王山、望母山附近。黔军第140师属第60军,参与防守禹王山20多天。第140师835团副团长、遵义人王俊臣在与日军肉搏战中壮烈牺牲。60军107团副团长、兴义人陈大川以副团长代理团长,在进攻胡山日军阵地时以身殉国,时年35岁。

徐州会战.jpeg

徐州会战

5月15日,蒋介石下令放弃徐州,鲁南各军于5月18日向西南方向撤退。李宗仁下令第8军到徐州参战,掩护其他部队后撤。属第8军的黔军第102师奉命由陕西大荔奔驰徐州,5月20日,日军占领徐州,第102师即奉命在汤山设防。

砀山距徐州84公里,是五战区通往后方的唯一通道,形势险要。5月19日晚,第102师军车到达商丘车站。该师第304团于20日上午10时赶到韩道口,即与日军第14师团快速部队遭遇,为掩护大部突围,坚守阵地至23日晨。

团长、平坝人陈蕴瑜在指挥部队突围时壮烈牺牲。第102师参战前8000余人,撤出战场时,仅剩3000余人。1939年11月初,平坝县为陈蕴瑜召开追悼大会,蒋介石题“忠烈可风”表彰陈蕴瑜。国家民政部1986年为砀山战役牺牲的柏宪章(遵义人)、陈蕴瑜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黄河花园口决堤与黔军新编第8师

1938年初,新8师调归第93军军长李仙洲指挥。2月,新8师奉命守卫黄河两岸桥头堡及铁桥上下一线河防。新乡失守后,日军兵临黄河北岸,新8师奉命炸毁了黄河铁路桥,使日军的渡河行动受阻。如果毁掉黄河堤坝,该地沦为一片沼泽,那么日军甚至连重建桥梁都变得毫无可能。6月4日至6日,在赵口的行动失败。6月6日另选花园口一段掘堤,6月8日,炸毁花园口的行动开始。6月9日9点,堤坝决口了。

黄河决堤成为中国抗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黄河花园口决堤与黔军新编第8师.jpeg

1938年黄河决堤

对于炸开黄河大堤的功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马振犊认为:“日军占领徐州,沟通了南北战场。本来日军可以南北两地齐头并进,以北线为主拿下陇海线,使南、北、西三个战场连成一片,然后直取西北再下西南,占领中国军队西退基地而后给予围歼。但因黄河决口,大片河泛区使南北战场处于隔绝状态,从而形成同蒲、平汉北段、津浦三条纵线长期分立的状态,日军因此不得不继续以长江一线为战略主攻路线,而将北方战场战事停顿下来。这一局面直至抗战末期也未改变。这种战局变化适应了国民政府所期望的长期抗战的战略需要,使抗战后方基地西南地区得以保存。这虽然不能完全归功于黄河决口,但其中河泛之作用亦应给予如实的肯定。”(杨天石、臧运祜编《战略与历次战役》。

武汉会战与黔军第86军、第102师

日军在徐州会战期间就拟定了占领武汉的作战计划。目的仍是按照“速战速决”的方针占领武汉,以打击中国的士气和民心,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最终结束战争。日军投入12个师团,飞机500余架,舰艇120余艘,兵力共达35万人。

黄河决堤后,日军第16师团和第14师团一部在中牟附近一度被洪水围困,为救援该部,日军被迫将武汉作战推迟了一个月。迂回大别山北部的第2军也不得不改变路线,选择沿大别山麓的险要道路行军,受到国军沿途抵抗。

由黔军第103师和121师组成的第86军,参与了田家镇战役。第86军军长何知重是贵州桐梓人,第103师师长何绍周是贵州兴义人,第121师师长牟庭芳是贵州六枝人,该军兵员也主要来自贵州。第86军从9月18日晚上起,和日军激战至9月28日才撤出阵地,因伤亡惨重,战后,第86军被撤销番号。

武汉会战.png

武汉会战

进犯长江南岸的日军,6月和7月攻破马当和湖口两处要塞。7月22日,日军进逼九江。26日,国军放弃九江,退进庐山及南浔线,利用有利地形进行抵抗,与日军106师团对峙一个月。日军数次强攻,伤亡甚众,日军第145联队被全歼。9月14日和15日,马头镇、富池口两处要塞相继失陷。日军企图一举拿下南浔线,攻克南昌、迂回长沙、占领武汉。但这次日军却遇上了克星。日军碰上了驻防南浔线的薛岳将军。薛岳利用南浔山脉纵横、湖网交叉的有利地形,巧妙地布下了一个反八字形剪刀阵。当日军攻入这个反八字形剪刀阵地时,如同进入了一个玄机四伏的迷魂八卦阵。当冈村宁次发现薛岳围歼瑞昌至武宁之间日军第27师团出现缝隙之际,派第106师团秘密孤军穿插,企图迂回围歼国军主力。面对这一突然出现的险情,薛岳当机立断,将计就计,主动放弃瑞武路上的日军第27师团,在江西德安境内的万家岭一带布下了一个口袋阵,然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将第106师团进入万家岭的四个联队一举全歼,取得了万家岭大捷。

9月27日凌晨,秘密前进的第106师团的前锋首先被欧震第4军搜索队发现,后方联络线即被第4军90师切断。9月13日黔军第102师调归第4军指挥。面临被国军重兵包围的106师团,把突围的突破口选择在柏辉章的第102师杨家岭防御阵地。第102师死死把第106师困挡在包围圈内。如果日军突破了第102师杨家岭阵地,就不会有后来的万家岭大捷。

南昌会战中的第102师,独立第6旅

1939年3-5月,冈村宁次指挥第101、106和第6、116师团各一部共7万余人进攻江西南昌,遵义人柏辉章任师长的第102师和三穗人周志群任旅长的独立第6旅(编入第29军改为第26师76旅),都属第29军,都是悲壮惨烈的南昌反攻作战中重要军事力量。4月29日,第102师向沙埠潭,西凉山一带攻击推进。5月3日,从武阳渡过抚河;周志群旅于6日晨,攻至莲塘以南,进至沙窝、章村、天子庙一带。在与日军驰援部队作战时,在陈安宝军长壮烈殉国,26师刘雨卿师长身负重伤后,由周志群旅断后,29军残部才得以突围,76旅将士多数壮烈殉国。南昌战后周志群提职为副军长。

南昌会战.jpeg

南昌会战

柏辉章率第102师攻克向塘、七里港、厂下谌、天王渡、西洛罗、市汉街。七日固守阵地待命,12日奉令停止攻击南昌,撤出战场。

随枣会战中的黔军第121师

1939年5月,日军军官冈村宁次指挥第3、13、16师团,骑兵第4旅团,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等10万余人进攻湖北随县枣阳地区。第121师由六枝(原郞岱县)人牟廷芳任师长,在孝感、应城、钟祥等地与日军对峙一个多月,在奉命回防宜昌途中,与日军遭遇,与新四军某部配合,在十里长冲共同打击日军。师补充营营长张续被日军机枪射中咽喉,仍坚持战斗,后被抬往新四军送院抢救无效殉国。(未完,待续,接下期)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的黔军第102,82,140师

1939年9-10月间,日军军官冈村宁次指挥第6、33、106、3、13师团,第3飞行团,海军第13炮艇队等10万余人进攻长沙。这是“二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型会战。

长沙会战.jpeg

第一次长沙会战

由安徽人李棠任师长的黔军第140师,由松桃人罗启疆任师长的第82师,9月中旬面对的是盘踞通城、大沙坪的日军第33师团。第140师守备王牙尖一麦市—九岭阵地;第82师守备祈福山一保定关一北港部分阵地,经常攻袭当面的日军。从9月22日起,坚守阵地至10月10日,截住日军三路进攻长沙的其中一路,即由赣北鄂南经湖南平江攻击长沙的日军。“军事委员会对第140师战绩的考评结论”:“确保九岭一带原阵地,三面受敌,独立支持。并断敌归路、补给。稳定鄂南全盘战局。”战后,全师官兵获奖章、奖状195份之多;李棠师长荣获二等宝鼎勋章。9月28日第82师在南尾与日军激战至烈。9月29日,第82师488团一部与第98师294团配合,追击日军第13师团一部,10月1日下午10时,攻克大洞、桨坑、高坡岭、莲花塘,并包围了这股日军。日军向三眼桥西窜时,东面日军受到第82师488团一、二营猛击,回窜长寿时,第82师跟踪追击,歼灭不少日军。9月28日,第90师、102师主力占领渌口市、下摄司、湘潭线主阵地。

10月8日,两师由浏阳河南岸,分经永安市,福临铺,杨林街,及铁路两侧,向新墙河方向追击,后担任新墙河防务多年。当地人民认为“新墙河,新墙河,离开黔军莫奈何!”

枣宜会战中的黔军第121师

1940年5-6月间,日军军官园部和一郞指挥第3、13、39师团和6,15,22,34,40师团各一部约20万人,进攻湖北枣阳、宜昌地区。企图进占枣阳后,进攻襄阳及大洪山。六枝人牟廷芳率121师,与日军第13,6师团在安居镇与日军激战2天,6月5日由钟祥到沙洋附近,袭击日军后,兼程赶到古老背截击日军,激战数日,到达宜昌外围的沙市、沙洋、三斗坪一线,坚守长江咽喉南津关。

在这次会战中,日军包围了第94军军部,军长李及兰急电师长牟廷芳,命速派兵一团救援。霍世才营长奉命率363团三营前往。当接近日军时,经过激战,霍世才命令上刺刀与日军肉搏冲锋。当李及兰军长得知霍世才仅率兵一营即解军部之围时,大为称赞。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的黔军第102师、140师

1941年9月-10月,日军军官阿南惟几指挥第3、4、6、40师团和早渊、荒木、平野、江藤支队及战车、重炮联队等11.5万人进攻长沙。这是6月23日苏德战争爆发,英美援华制日态度立场鲜明后,日军既主动企图防御国军反攻,又想缓和国际上的重压而实施的主动出击。

第二次会战 日军镜头下的长沙会战.jpeg

日军镜头下的第二次长沙会战

由李棠任师长的黔军第140师,于泪罗江南岸颜家铺东西一线鲤鱼铺、大头岭地区,阻击日军第3师团及第40师团一个联队,鏖战5天,战斗惨烈,阵地岿然不动,胜利完成迟滞日军的任务。

2010年初,团结出版社出版陈冠任著《国荡: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二部),书中第九章的标题为:《再战长沙:中央军不如杂牌军》,第二节的小标题为:《新墙河,柏辉章师拼到不足千人,死死顶住两万余日军的攻击》。

长沙会战2.jpeg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黔军第140师

1941年12月-1942年1月,日军军官阿南惟几指挥4个师团,2个旅团,3个支队及航空兵等12万余人,为策应第38师团攻占香港,发起了第3次长沙作战行动。第140师作为薛岳手中的一支奇兵,1942年12月28日奉令紧急增援第92师,于行军中击溃占据新开市的日军,收复新开市之后,又夜袭日军第3师团,俘虏斩获颇丰。1942年1月2日,再次奉令南进浏阳河北岸,对陷入长沙天炉大网的日军以侧背进击,与第92师似两把尖刀直刺日军后背,顿使日军如芒刺在背,惊慌失措。又于1月3日奉命放弃追击扩大战果的机会,四天内行走在犁田破路灌水造成的泥泞道路上,架桥北渡泪罗江,强行军175公里,由长沙直逼岳阳城下,展开攻打岳阳城的战斗,着实使正从长沙溃逃的日军主力心慌失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鄂西会战中的黔军第121师

1943年5-6月,日军军官横山勇指挥第3、13、39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5个支队和4个飞行战队(飞机248架),先占南县、安乡,横出津澧,再占公安、枝江和宜都西,企图向渔洋关、石牌推进,威协长官部所在地恩施。牟廷芳得知日军动向后,当机立断,在未接到军令的情况下,指挥第94军向渔洋关急行军,第121师早日军半日,占领渔洋关要隘重新布阵。当日军接近渔洋关时,受到第121师的阻击。日军在渔洋关下,见地势险要,仰攻困难,便将主力改向溯清江而上,终因清江两岸隘路十分难行,日军又急欲夺取资坵,企图割断第94军与野山关方面赶来增援部队的联系,但由于第121师从大路先行占领资坵又未得逞。日军被迫改道横越天柱山,企图由野山关直叩恩施大门。

鄂西会战.jpeg

鄂西会战

天柱山海泼2000余米,峻岭蜿蜒,上山下山共有30公里行程,路均是倾斜沙石小道,步兵行走十分困难,日军穿皮靴爬行此路更是非常艰难。日军军马驼辎重经此山而跌死掉失者,沿途可见。日军由于无法解决重武器的运输和后勤补给,只得转向长阳撤退。在此情况下,我们的草鞋兵比穿大皮鞋的日军行动迅速,第21师跟踪猛追,362团和363团合力挺进,逐步将日军压迫到清江出口地三角平原,打得日军狼狈不堪,有力支持了石牌战役。

黔军与滇缅会战

1941年12月11日蒋介石下令成立中国远征军。1942年元月3日,罗斯福建议组建中国战区,并推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统帅。2月2日,史迪威奉调来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23日,《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签字,3月12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部成立,由副司令杜聿明代理司令官,指挥第5、6、66三个军入缅作战。

3月12日,日军占领仰光后,长驱北上。3月18日,最先进入缅甸的200师在同古以南50公里的皮尤河附近与日军接火。20日起,日军向同古发起攻击,激战12天,双方死伤惨重。

滇缅会战.png

滇缅会战

安顺人柳树人(1905—1942),黄埔五期步科毕业后,1927年分配到第25师145团团长戴安澜部任排长,同古保卫战时任599团上校团长。由于柳树人在同古作战中的出色表现,获师特殊功勋奖:“599团柳树人团长及二营陈汉辅营长,守备阵地怡然未动,精神巩固,沉着应战,指挥有方,击退敌数次猛扑,师传令嘉奖。”3月30日早晨,200师胜利突围后,踏上艰辛的回国路,行军序列为598团为先锋,600团为中军,99团为后卫,在渐近国境时,5月18日,在康长附近遇日军约2个大队及20余辆装甲车阻击,戴师长在督战中负重伤,柳闻讯急速赶到,指挥阻击日军装甲车,掩护戴撤离战场,激战中,柳负伤落入山涧。戴昏迷中醒来,急令营长张世乐率加强连回战地寻找,当在山沟中找到时,柳被绑在树干上,头已被割去,英勇殉国。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追晋柳树人陆军少将,其事迹录入《抗战军人忠烈录》。

1942年5月5日早晨,日军第56师团一支快速追击部队已到达怒江惠通桥头,其中有一股日军强渡过江,并占领孩婆山的一处高地。

时任第36师106团团长的瓮安人熊正诗,奉命率两个连日夜兼程,在日军距孩婆山峰顶30米时赶到,从车上飞身而下,迅速散开迎敌,从5月中午坚守到6日107、108团赶到增援,在挽救惠通桥危局中起了关键作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6月2日向全军发出嘉奖令:“于惠通桥力杀顽敌,血染怒水,前仆后继,尸陈边关,一举阻日寇于怒江西岸,挫其锋芒。国人释忧相庆,山河转危为安”。

1944年6月4日,新编第28师向龙陵松山发起了攻击。守松山的是由日本九州煤矿工人组建的精锐部队第56师团第113联队,攻打松山的新编28师、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第8军都是贵州组建的以贵州籍军人为主体的队伍,特别是第八军军长是贵州兴义人何绍周,第82师师长是安龙人王伯勋,第103师是由原黔军第25军第一师改编组建的,荣三团团长赵发毕也是贵州兴义人。《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著者余戈认为这场战斗,是贵州人和九州人之间的战斗。

这场十战松山的战斗,历时三个月零三天,在战场上,团长亲率步兵冲锋,团长普遍负伤,营连长阵亡比例达60%以上,伤亡达7763人。军长何绍周(兴义人),团长赵发毕(兴义人),王光炜(遵义人),营长谢梦熊(遵义人),黄人伟(遵义人),排长张其昌(水城人)等6人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即整个抗战期间,共发青天白日勋章166枚。第103师荣获军政部颁发“飞虎旗”一面。可见黔军在松山战役中的贡献之大。

黔南事变”作战经过

1944年11月18日,横山勇默认第3师团山本三男中将的作战设想:“即以步兵第6联队为基于部队,沿天河、宜北、三合、八寨、都匀路线向都匀追击”,比原作战计划超出50公里。11月20日,第97军196师587团团长周国仲率官兵1800人,从独山往荔波赶至黎明关布防。24日下午,第3师团第34联队第2大队开始攻击距黎明关东北8公里的牛筒。25日,退守黎明关4公里的都脂,26日深夜退守社村乡。27日日军攻至黎明关下。日军第二大队的中队长们非死即伤,由于正面打不开,7日下午到社村乡抓人带路,从侧面抄山间小路包围黎明关,87团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向洞塘转移。这时第133师与587团会合,在谭家坳构筑工事。29日,日军猛攻谭家坳,守至半夜退守刘家坳,30日退守永康穿洞布防,阵地由第26军第44师接替。12月2日,二神力联队长亲自指挥进攻穿洞,由于穿洞久攻不下,日军第一大队向左迂回,经吉洞、董亥、巴灰于3日由三大队攻入荔波县城。4日,日军退出荔波。从黎明关到荔波县城共60公里,日军在这条路上走了10天。

<a href=http://www.gzculture.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黔南</a>事变.jpg

黔南事变

日军第6联队沿天河、宜北、三合北上,28日晚翻过十里长坡到达九阡乡石板寨,沿途受到当地村民阻击,30上午,第三大队(筑场大队)进入三都县城,12月2日攻占八寨,继续北进,到达都匀以东的姬家桥、茅草坪一带。4日第6联队主力沿三都、三洞原路撤回,一部从都江、坝街拐着弯后撤,防国军尾追、侧击。4日中午,第26军44师130团在三洞遇上日军后即展开攻击,日军即到三洞东侧山地占领有利地形,等待联队主力集结南撤。5日,第44师131团及130团一部再攻三洞,国军在此和日军激战到8日,日军在国军攻击下,第6联队遭到惨重损失。

南丹于11月28日失守,28日晚上第29军91师赶到独山。30日21时,第91师272团3营在下司方向和日军第104联队300余人遭遇后,退入黑石关以西271团阵地阻击日军。日军于12月1日由第2大队继续正面进攻黑石关、矮关、白蜡坡一线阵地。第1、3大队抓谭窑农民谭宗民等三人带路,从黑石关以北的里旺绕过第91师阵地,经翁长、交摆、大地直奔独山。2日14点30分,日军占领独山。2日16时,美军爆破队富兰克上尉毅然按下爆炸装置,炸断深河桥。1944年12月2日21时30分,日军第11军参谋长中山贞武用“旭参电第529号”致电大本营,第6方面军、第23军等:“鹿部队于2日12时30分已占领独山,本军作战目的已完成,决定迅速按既定行动计划转移”。4日黄昏,日军按原定计划撤离独山。

湘西会战中的黔军第121师

1945年4-6月,日军军官坂西一良指挥日军第116、47、34、68、64师团及第5航空军一部,为夺取芷江机场,威吓重庆,发起芷江攻势。对于121师在这次会战中的作用,华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宋波著《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队》,这部书中的一段话叙述了第121师的作战经过。

“向武冈急进的第94军第121师,与日军第58旅团两个大队和34师团217联队展开战斗。12日晨,第121师占领资水支流各渡口后,渡过蓼水河又向日军发起进攻,激战到下午4时击毙日军500多人。日军第217联队和第58旅团残部在主力突破第121师的围击后,向风神岩一带逃窜,结果被追上来的第121师和早已堵截在这一带的第五师包围,在中国军队强大的火力下,日军死亡累累,几乎是寸步难行。

W020131030492221384916.jpg

(湘西会战,有名雪峰山战役)

第121师为围困日军,占据了风神岩,缴获217联队一本命令稿和一部无线电台。打扫战场时发现,日军被围困时将遗弃的枪炮、受伤不能行走的伤病员,一并浇上汽油,烧成灰烬,其状惨不忍睹。

14日,第五师李则芬师长率部在茶铺子一带又将溃逃之敌截住,往资水东岸一隅紧逼。此时,第121师师长朱敬民令一个团增援上来,协同第五师拦截,自己亲率师主力连夜渡河,迂回到敌后,突然发起猛攻,双方恶战两天后,日军第217联队及两个大队全部被歼灭”361团上校团长霍世才身先士卒,在这次战役中身负重伤,于7月初殉国。

1945年7月13日,363团团长饶启尧指挥部队,直插桂林城北面长蛇岭,阻击企图收缩的日军,与日军激战到27日。

军长牟廷芳率第43师正面攻击桂林,第121师、第5师由两面包抄,又经两昼夜血战,在各友军的支援下,于7月30日,终将桂林攻克。这是国军反击作战中,攻下的第一个被日军占领的省会城市。这时,离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只有半个月。

(作者系贵州教育出版社编审,贵州文史研究馆馆员,贵阳历史学会副会长,“记忆抗战”志愿者)

(责编:刘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