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您的位置:首页 > 曲艺书画 > 纪实文学  
温情记录医者仁心——评李春雷纪实文学《武汉纪事》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11-16 18:18:19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李朝全 点击: 评论:0

  【读书者说】 

  作者:李朝全(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拿到作家李春雷的新作《武汉纪事》,我心里既欣慰,又充满了感慨。在再次阅读这本书各篇作品的过程中,今年2月下旬至3月底那些过去的日子再次浮现在眼前。那时,李春雷、纪红建、曾散和我四个人组成中国作协赴武汉采访创作小分队,一直客居在江城东湖边上一家简陋的快捷酒店,并肩作战一个多月。彼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思绪万千。正像春雷在《武汉三题》一文中写到的那样,2月底我们四人前赴武汉,实际上确是一件偶然之举,起先谁也没有料到,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我们竟能深入武汉前线,因为当时据湖北和武汉的朋友介绍,武汉疫情防控极其严格,几乎所有市民都不能外出,都要留家固守。我当时心里没有丝毫准备,春雷在接到我的电话时也倍感突然。大家既忐忑不安,又有到战地采访的激情。从心底里,我真诚感激春雷和红建、曾散三位挺身而出的作家,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我们这支小分队有可能会取消,也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真情实感的好作品。

温情记录医者仁心——评李春雷纪实文学《武汉纪事》

《武汉纪事》 李春雷 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入选九月光明书榜)

  抵达武汉以后,春雷和大家一样遭遇了许多曲折。随后在置身于武汉的日日夜夜,每天我们都面临着风险,每个人都谨小慎微。尤其是当看到报道有研究表明医院病房周边新冠病毒的气溶胶浓度相当高,得知同住的记者有个别出现发烧等症状时,我们更是加倍注重防护。二三月份的武汉天气突变,忽冷忽热,春雷衣着单薄,携带的衣物又不足,亏得有湖北作协和当地作家朋友的鼎力相助,为我们送来了衣物和食品等。雪中送炭,与子同袍,令我们在“战地”亦不时地都能感受到特别的温暖……所有这些独特的经历与感受,都被春雷用纪实的笔墨一一记录下来。在《东湖三题》《水神三题》等文中,他更是深切地写下了自己闭门独处时之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在生命面临威胁之际,人们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意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春雷确实写出了大众的这些普遍而真切的感受。在我看来,这些文字无疑都是珍贵的,都是来自一线的战地笔记和战地报告。从汶川大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春雷都积极请缨,认真参与采访创作,践行了一名战地作家对于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在武汉期间,春雷几次深入金银潭医院和湖北中西结合医院,细致采访张定宇、张继先这两位当时已被湖北省委记了大功的重要人物。春雷对于“铁人张定宇”的描写既鲜活又真实,再现了这个渐冻人院长的医者仁心、宽广心胸和坚定信念。在疫情突来之际,猝不及防的张定宇挺身而出,率领医院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艰难坚守,共渡难关,苦苦坚持了近一个月,直至四面八方的援军陆续到来。在这个过程中,张定宇经历了自己的爱人身染新冠肺炎,得力助手副院长也不幸感染,但是他始终没有倒下,更没有屈服,他以铁人一般的意志挺立着,印证了一位“人民英雄”的本色,凸显了一名白衣战士的精神境界。《铁人张定宇》这篇作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以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而春雷显然意犹未尽,在此文基础上他又继续深入采访,多方收集相关信息资料,随后写成了中篇报告文学《金银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金银潭医院在武汉抗疫进程中的桥头堡排头兵式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一个作家自觉的担当,也是现实火热的斗争生活带给作家的创作的冲动、感奋与激发。

温情记录医者仁心——评李春雷纪实文学《武汉纪事》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资料图片

  春雷身临其境,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抗疫一线火热的战斗情景,他被白衣战士们的奉献牺牲和英勇敬业所激动所感染,于是毅然地拿起笔来,为一个个医者留下他们鲜明的文学影像,包括《三月正青春》一文中所刻画的河北援鄂护士肖思孟和《感谢纸尿裤》及《男护士》两篇文章中所刻画的援鄂男护士张明轩,都各具个性,各有特色。人物鲜活的性格和形象,都借助其个性化的语言及其在抗疫中特殊的“遭遇”与表现而得以突显。

  李春雷的语言文字相当锤炼讲究,体现出较高的文学造诣。记得在武汉采访的前半个月,我们其他三位在采访后都埋头写作,希望能第一时间在报纸上发表作品,发挥报告文学作为文学轻骑兵的作用,但是彼时彼地,李春雷却一直都在苦苦地构思、酝酿、沉淀和锤炼,一直到3月中旬以后才突然爆发。就像他在《武汉三题》中所写到的那样,在汉期间,接连有6天他都完全沉迷于写作,一天甚至只吃一顿饭,废寝忘食,全力以赴地投入创作。一个作家一旦沉浸到自己的创作世界中,他可以做到物我两忘浑然不知。他已然和他笔下的人物、他笔下的故事紧紧地关联在了一起,他就是他的人物,他的人物就是他,此时此刻的李春雷,已经达到了一种神游“忘我”的境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拿出了这些文字精练娴熟的作品,为我国抗疫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增添了令人惊喜的成果。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4日 12版)

责编:刘涵 ]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曲艺书画 > 纪实文学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