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
十年逐梦,十年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仁市坚持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绿色正成为铜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一幅“绿水青山”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铜仁,山更绿,峰峦苍翠 · 林幽鸟啼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用心用情用力“护绿”“添绿”,完成营造林409.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06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各类自然保护地49个;建成国家湿地公园9个,湿地面积达23260公顷;被誉为“地球绿洲”的梵净山入选“中国天然氧吧”;全市森林面积17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2%,位居全省第二。
铜仁,水更清,碧水悠悠 · 绿波澹澹
全面推行河长制,制定了《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全市12个国家考核地表水监测断面、22个省考核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第28位。
铜仁,天更蓝,云淡风轻 · 天蓝气净
铁腕治污换来蓝天、碧水、净土,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污水处理率98%;全市县城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5%,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9个市州中排名第2,在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第16。
铜仁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迷人、人文景观绚丽多彩、自然风光神奇秀丽,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建成运营朱砂古镇、云舍土家第一村、石阡佛顶山温泉小镇等一批精品景区;梵净山入选“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获准创建国家公园;梵净山马拉松赛道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跻身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铜仁市荣获“中国最美生态康养旅游名城”称号。
铜仁,城更靓,推窗见绿 · 出门遇景
层林叠翠,绿意盎然的铜仁,成功创建“国家碳汇城市”1个,“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一个,“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一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一个;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等3项生态文明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铜仁市及10个区县全部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6.5平方米;铜仁市荣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铜仁,村更美,绿色家园 · 宜居宜游
以发展景观林、经果林为重点,对传统文化村落、历史名镇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重点旅游村寨等村寨周围进行种花栽灌,形成了集防护功能、经济功能、景观功能于一体的护村林;累计完成“绿村”建设面积11.83万亩,乡村林木绿化率达46.96%,建成“贵州省森林乡镇”21个、“贵州省森林村寨”110个,“贵州省森林人家”300户,23个乡村被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创建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80个、乡村旅游客栈92家、农家乐169家;4个村列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村镇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铜仁,业更兴,梧桐花开 · 凤凰自来
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高质量推进“生态立市”工程,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方位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中伟新材料、山河智能等466家企业纷至沓来,“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拔地而起;农夫山泉、屈臣氏等绿色产业龙头入驻,让甘甜送往全国;培育大数据企业370家,建成应用场景307个;网络货运发展速度全国领先;生态茶产业异军突起,规模位居全省第二;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山茶·香溢天下”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铜仁,民更富,青山生金 · 绿水淌银
做强“绿色家底”,收获“生态红利”。近年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新兴产业占比从4.8%提升至20%,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大数据融合发展指数从28.5提升到38.6;全市94.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区县全部摘帽、15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84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1元,同比增长10.7%。
点“绿”成“金”,生态铜仁,生机勃发!
从山川到江河,从森林到沃野,从城市到乡村,铜仁人民在广袤的黔东大地上追梦前行,以“绿”为笔,书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