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关于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几点思考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8-04 15:41:47 来源:贵州省文化厅 作者:刘晓凯 点击: 评论:0

 

——在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的发言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统战部长 刘晓凯
(2015年7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指出: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增强人文感召力,善作山水文章,保护好溪流、林场、山丘等生态细胞和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等文化元素,传承好传统文化、耕读文明、田园生活。这一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做好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这里,我着重就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谈点认识。
    地域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我们独特的“多彩贵州”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保存于贵州数以千计的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中,记载了特定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地域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的典范之作。这些村寨、村落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贵州的独特文化,是贵州各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多彩贵州的名片。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关系到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贵州地域文化的传承,关系到贵州在新常态下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乡村发展之路。
    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的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村寨、传统村落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状令人担忧:一是民族村寨、传统村落长期的经济落后,导致很多村民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东西是落后的,甚至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与落后、贫穷划等号,把这些珍贵的遗产当做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包袱,有的盲目跟风“打造”所谓的“新民居”,热衷于 “涂脂抹粉”,随意硬化、绿化、白化、亮化,把古朴的青石板、石砌路拆掉,铺装上水泥路;把饱经沧桑的夯土墙石墙砖墙统一刷得白亮光洁;把生机盎然的植被铲除,种上整齐的草坪,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村落整洁了、漂亮了,实际上却严重破坏了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记忆,让很多珍贵的地域特色、文化遗产和景观被“千村一面”代替,造成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历史记忆的消失。二是火灾对于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破坏。以我曾经工作过的黔东南州为例,由于村寨主要以木材为建筑材料,火灾成为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最大隐患。据统计,1991年至2006年间,黔东南州共发生村寨火灾1400多起,其中重大火灾114起,特大火灾69起。2001年1月,从江县雍里乡龙江村发生火灾,全村195户被烧毁;2005年7月17日,有着500年历史的锦屏县河口乡文头村上寨发生火灾,近3000份国家级珍贵文献——清代林业契约化为灰烬;2005年9月19日,从江县下江镇巨洞村三组发生火灾,79栋227间房屋烧毁;2007年2月13日,榕江县寨蒿镇晚寨村发生火灾,共烧毁房屋140栋、419间;2014年1月25日,镇远县报京侗寨发生火灾,共烧毁房屋148栋1000余间。三是相关政策也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保护。传统民居是村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传统民居的保护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投资量大,仅靠政府投入是难以实现传统民居长期可持续系统保护的,需要建立多元化运营机制,吸引村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保护工作。但传统民居为集体土地性质,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其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流转,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经营性投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没有出台之前,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必须积极探索破解传统民居产权流转这一难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克志书记2014年12月29日在黔东南州调研时强调:“我省民族村寨众多,在全国占很大比例。这些民族村寨,凝聚了少数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好这些民族村寨,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敏尔书记2015年4月27日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并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指出做好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必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完善功能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一是要注重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安全性。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安全第一。要严格落实消防规划,大力实施寨改工程、房改工程、水改工程、厨改工程、电改工程,在不影响村落整体风貌和总体格局的情况下,开辟防火隔离带;对新建或灾后重建房屋,要设计满足防火要求的样板图纸并予以执行;在村落适当位置修建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管网,配置消防设施;采用标准电线对入户线路以及户内老化、裸露和安装不规范的线路实施绝缘化改造,更换老旧配电装置,提高用电安全性。要积极引导村民弘扬传承村落民间的防火安全乡规民约。
    二是要注重保护发展民族村寨、传统村落文化的完整性。文化是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灵魂,要注重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空间形态与环境的保护,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的保护,注重民族村寨、特色民居、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传统建筑的保护。加强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故事,吹、拉、弹、唱等技艺,歌舞、节庆、婚丧、饮食等习俗的收集整理,创编成文字、视频资料。通过民俗文化静态展示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服饰、乐器、手工艺品,保存文化记忆。鼓励、引导村民将歌舞、生产技术和工艺、节日庆典、婚丧习俗融入日常生活,活态展示民风、民俗,传承文化记忆。让村民尤其是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留住村落古朴、原真的生活气息,留住村落的人文内涵这个灵魂,使我们的村落能够“见人、见物、见生活”。
    三是要注重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生态环境的和谐性。要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创建生态村落,结合实施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在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大力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村庄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对古树名木、风景林和水源涵养林的保护。结合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传统村落实施一批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整治项目,治理文化遗产周边、公共场地、河塘沟渠等公共环境,实现村容美化。
    四是要注重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生产生活设施的便捷舒适性。切实加强村寨规划建设管理,避免和减少乱搭乱建和“插花”混建等问题的发生。推动路、水、电、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向村落延伸,着力解决村落与外界交流、实现自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按照原汁原味、功能现代、设施完善的要求,注重技术处理,采用仿木材料、石质材料、隔音材料、仿传统涂料等,对村落内部的路、房等设施进行改造,铺设地下给排水和通信、绝缘化供电管网,使现代设施与自然古寨浑然天成,既保留传统风貌,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对特色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保护、改建等不同方式,保护传统的营造法式和建造技艺,保持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以及与自然相协调的乡村风貌。
    五是要注重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的延续性。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要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要实施好产业培育计划,打造一批特色种养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休闲观光农业和农超对接基地,要积极发展山地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健康养生旅游,提高村民收入,让村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安居乐业,同步全面小康。
    六是要注重发挥政府在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导性。各级政府要把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之中,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山地建筑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农耕文明特色,科学编制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将乡村旅游、文化保护、扶贫开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等专项规划与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统一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
    七是要注重发挥村民在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积极性。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是此项工作成败的关键。要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管权,积极探索老民居房主以房屋产权入股,村集体统一修缮经营、统一出租等多种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保护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村民参与,合作共赢。
    八是要注重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的规范性。保护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要通过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的起草制定,规定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执法责任主体,依法开展保护发展工作,杜绝对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大拆大建和拆旧房建洋房等问题的发生。只有依法开展对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保护,才可能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和管理机制,管住违规违法行为,才能确保形成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合力。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致力于留住贵州各民族的生态细胞和文化元素,守住耕读文明和田园生活,努力让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美起来、富起来,让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