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独山县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积极抢抓新一轮东西部协作重大机遇,用好用活粤黔东西部协作资源,以“六好六强”持续推进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扩规模、强链条、拓市场、增收益、树品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助推全县乡村振兴发展。
![[URL]04a0fd3c60d404580feae66da0032a2d.jpeg](/d/file/ywjj/agriculture/2022-12-06/04a0fd3c60d404580feae66da0032a2d.jpeg)
建好项目强支撑。依托协作资金支持,两年来共推动13个项目落地实施,全面夯实产业园发展基础。2021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240万元和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200万元共计2440万元,完成独山县农产品加工车间、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蚕桑产业桑芽菜深加工、蛋鸡标准养殖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蔬菜产业基地、独山县麻万镇食品厂等5个项目;2022年,整合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817万元和中央财政衔接资金2500万元共计4317万元,推进实施独山县粮食基地及深加工建设、粤黔东西部协作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麻尾镇罗汉果种植示范基地、百泉镇食用菌种植基地配套设施等8个项目。
![[URL]a44c6ca059b7837bdd86b45c9e489f6c.jpeg](/d/file/ywjj/agriculture/2022-12-06/a44c6ca059b7837bdd86b45c9e489f6c.jpeg)
引好龙头强带动。采取“基层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招引“黔南兴农”“贵州东磐农业”“贵州百顺农业”“贵州粤兴生态”等4家龙头企业入驻园区。通过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引领和推动种养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健全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土地流转费”“效益分红”“劳务薪金”等多种方式带动4000余户农民增收。依托贵州百顺农业建成56亩蛋鸡养殖基地一个,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00万元配套安装建设了全自动标准化蛋鸡养殖设备,助力该企业年产鸡蛋1.5亿余枚,年产值在8000万元以上,固定分红受益350人;通过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共同发力,撬动东磐农业企业自投9500余万元参与项目建设,助力独山获批食用菌生产县,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300余人,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固定分红受益344人,同时采取返租倒包方式发动群众承包大棚170余个参与种植。
![[URL]b9ff0d2fa045e609407c31b7eca912ce.jpeg](/d/file/ywjj/agriculture/2022-12-06/b9ff0d2fa045e609407c31b7eca912ce.jpeg)
选好单品强主导。通过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根据独山气候环境特点,结合群众传统种植习惯,选择豇豆作为产业园主导产业推进优势单品培育,把“小豇豆”做成“大产业”。探索“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农户”发展路径,依托龙头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优势,发挥种植基地的示范种植和带动引领作用,紧靠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销售市场,推动全县豇豆种植市场化、产业化、订单化发展,同时带动其他种植项目扩量提质增效。2022年,仅豇豆种植一项,签约种植户1491户,培育16个规模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种植面积2万余亩,总产量2.6万吨以上,辐射带动农户种植3353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
![[URL]11bdc4ccc7934363accdce99727d420d.jpeg](/d/file/ywjj/agriculture/2022-12-06/11bdc4ccc7934363accdce99727d420d.jpeg)
建好设施强链条。依托协作资金支持,为产业园相关企业配套冷库、冷藏车、育苗中心、制冰厂、深加工厂等设施设备,全面增强企业生产加工能力,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促进价值链有效提升,逐步形成“精细生产+精深加工+精品营销”发展格局。其中,“黔南兴农”配备冷藏车2辆、育苗中心1个、冷库1个、制冰设备一套、加工厂一个,“贵州神玺农业”配备冷库2个、产品检测系统1套,“贵州森立农业”配备500万棒菌棒厂1个、冷库1个、产品烘干设备1套,“贵州东磐智能农业”配备2000万棒菌棒厂1个、冷库1个、产品加工设备1套。
![[URL]af71966f4378482ef02aa63fc53110ac.jpeg](/d/file/ywjj/agriculture/2022-12-06/af71966f4378482ef02aa63fc53110ac.jpeg)
拓好市场强产销。多渠道拓展独山农产品销售市场,积极推动“黔货出山”。利用东西部消费协作机制搭建独山至粤港澳大湾区“黔品入湾”销售平台,充分发挥独山“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运营优势加大农产品上行量,借助抖音等网络宣传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持续提升独山农产品知名度,积极拓展县域内中小学食堂、机关食堂、医院食堂、企业食堂、农贸市场、超市、工地等销售渠道,有力助推独山鲜豇豆、腌制豇豆、莴笋、白菜、茄子、糟辣、蛋鸡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目前,县供销社通过租赁建立广州江南市场独山蔬菜销售档口,设立深圳海吉星市场独山农产品批发销售平台,与南宁、北京、南京等各大农贸市场建立稳定供销关系,2022年东部采购和帮助销售独山农副产品及特色手工艺品总额达4.06亿元。
![[URL]e82953d7aecbabb669fa434726033413.jpeg](/d/file/ywjj/agriculture/2022-12-06/e82953d7aecbabb669fa434726033413.jpeg)
做好服务强保障。通过落实购买农业保险、开展农技服务、深化品牌培育等工作,全力做好产业园发展保障。开设蔬菜自然灾害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购买全县17610亩自然灾害险和价格指数险,有效降低蔬菜生产和销售风险,着力保障种植基地和种植农户收益,2021年助力完成豇豆采收4.5万吨,主要销往贵阳、广州、深圳、上海、长沙,价格稳定在每斤1.2元至1.8元之间,带动农户3882户12400余人受益;坚持做好科技服务,依托各级农技专家广泛开展机械直播、科学施肥、绿色管控、疫病防控、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培训指导,持续推动技术升级和质量提升;为企业农产品品牌培育提供引导、规范、服务和保护,推动蔬菜分级包装上市,规范包装箱标准化印制及使用,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创新能力、精深加工能力和市场流通能力,培育出“独山秀峰”“这山独好”等一批绿色品牌,助力高寨茶、独山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提升市场对独山农业品牌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来源 独山县乡村振兴局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