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奇珍,金堂羊肚菌,朵朵胜黄金,一鸣天下闻。”近段时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平浪镇凯口村羊肚菌种植基地的700亩羊肚菌进入集中采收期。基地内,一簇簇、一朵朵羊肚菌铆足了劲儿,撑起带着褐色伞盖,如破土而出的黑金,错落有致地探出头来。菌农们穿梭于整齐的菌棚间,在菌垄上熟练地采摘着新鲜饱满的羊肚菌,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基地不仅实现亩产超千斤的突破,更通过深加工升级和联农带农机制,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贵州镇鹏农业发展公司都匀分公司总经理曾武君介绍,今年基地通过优化种植技术、加强温湿度管控,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长势喜人的羊肚菌
“我们年初定下的每亩800斤的目标已超额完成,部分菌棚最高亩产达1200斤,创下历史新高。”曾武君表示,按当前采收进度,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56万斤以上,产值较去年增长20%以上。
为延伸产业链,基地今年投资引进了4台新型双开门烘干设备。每台机器日处理量达2.5吨,4台设备联动可实现日加工鲜菌10吨,有效解决了鲜菌贮存难题。
工人在大棚管护羊肚菌
加工房内,蒸汽氤氲,工人将鲜菌层层铺满不锈钢架,弥漫着一股羊肚菌独有的鲜美香气。“通过烘干加工,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现在我们的羊肚菌烘干结束后,会根据品种、品相手工分拣,分类销售。今年恰逢丰收年,我们出多少他们就收多少,进一步加工后,特级品每斤卖到600元,品相稍逊的走餐饮批发,连碎菌都能制成菌汤包,真正是‘颗粒归仓’。”曾武君说。
在平浪镇,小菌菇撬动了大产业,羊肚菌产业每年为周边群众提供4个月的务工期,村民日工资约100元,人均季增收超万元。目前已有200余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产业链,产业辐射效应日益显现。
作为平浪镇重点培育的现代农业项目,凯口羊肚菌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建成集菌种培育、标准化种植、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农户展示新鲜采摘的羊肚菌
平浪镇副镇长金发华介绍,平浪镇通过因地制宜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多项举措,逐步推进了羊肚菌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下一个目标是力争三年内带动全镇食用菌产业规模突破2000亩,纵深推进辖区内乡村振兴。
小小羊肚菌,振兴新图景。随着一筐筐新鲜羊肚菌在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分拣中进入烘干车间,夕阳西下,又一批满载羊肚菌的冷藏车驶出群山。平浪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如同这些“黑金伞”般,在产业沃土上绽放出勃勃生机。(文/图 熊西蒙)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