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法治频道  
马背上的司法长歌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11 23:09: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张 婧 点击: 评论:0

张  婧

“相约——十人作品展”继内蒙古美术馆首展后,目前正于内蒙古巡展,十位画家以油画、纤维软雕、漫画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呈现出一个传统与现代、格物与致新的艺术场域,这其中,宋澎涛的布面油画作品《马背法庭》静悬于展厅一隅,惊鸿驻足、思绪回转,引领我们共同追索一部始于马背上的司法长歌。

“马背法庭”是基层巡回审判方式之一,“让法官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是对“马背法庭”的生动解读,充分体现着中国司法的人民性,让法治更具温度。

回到这幅作品中,秋日的草原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青铜器般的质感。伴随着画面徐徐铺开,我们仿佛听见了马蹄踏碎薄霜的脆响。这幅绘于苍茫天地间的司法图景,既有着草原史诗般的雄浑骨架,又带着细腻情感加持下的温柔肌理。三人策马前行,宛若从岁月长河里截取的一枚切片,将流动的风景凝固成永恒的庄严,向观者讲述属于草原的法治叙事。

画面中深浅交织的草色,恰似司法年轮在草原刻下的印记。左侧牧人身着一袭土黄中略带斑影的长袍,上面的每一道褶皱,仿佛述说着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那些疾行与奔赴的故事。当内蒙古广袤的草原牧区迎来一批批马背上的法官,他们身负国徽和塞满双语法条的褡裢,在零下30oC的风雪中寻找散落的蒙古包。那些结着冰凌的判决书,那些在毡房中完成的调解,化作今日画布上斑驳的暖黄底色。

作者用近乎虔诚的笔触描绘国徽的金属质感。阳光穿透云层拂过浮雕的麦穗齿轮,在深色天幕下折射出碎金般的光芒,恍若将天安门的庄严星辉播撒到草原深处。这枚移动的国徽曾照亮多少蒙古包的门楣,或许在某个月夜,它曾悬挂在临时搭建的审判庭中央,与牧民共享深夜的烛光;又或许在某个雨日,它曾被法官用体温焐热的哈达层层包裹,穿越暴风雨中的无人区。

作者的色板中无疑蕴藏着草原的四季。近景处看似杂乱的草茎,实则是精心调配的色谱实验,初秋的枯黄中跳跃着夏日的残绿,深褐的泥土里渗透着来年春天的讯息。这种时间的层叠感,恰如四季流转间大草原上“马背法庭”生生不息的独特肌理。

大笔触横扫出的灰白云层,看似随性却暗藏玄机,交叠中微不可察的星点天光,恰似巡回审判时帐篷里彻夜不灭的马灯,右上角堆积的铅云,又让人想起某次暴雪中紧急送达的调解书。画面中远景处以大片烟灰为主色调展现苍茫无垠的天际,与地平线交会处色调逐渐加深,依稀呈现出牧区的蒙古包屋舍,正是三人此行的目的地,这也正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视觉诗行。那些白色帐顶在烟云中若隐若现,既承载着牧歌的悠扬,更萦绕着奶茶的温度。让人不禁联想“马背法庭”特有的“抵达美学”——当马队的身影出现在地平线,牧民会策马相迎数里,孩子们将刚挤的鲜奶装入镶银木碗,女人们把绣着云纹的坐垫铺在草地上。国徽在此时不仅是司法象征,更成为连接人心的金色桥梁。

画面右侧青年牧人回眸的瞬间,让时间之河泛起涟漪,仿佛为画面空间链接了一个出口。他目光所及之处,交错着父辈们马背上颠簸的卷宗箱和云端法庭电子送达的蓝色荧光,恰似传统与现代碰撞迸发的星火。此时此刻,新一代“数字马背法庭”正将国徽与卫星终端同时装进马褡裢,法官通过移动终端即时查询案例库,牧民扫码即可提交诉讼材料。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借由画面中虚实相生的笔触与堆叠交织的色韵表达。从马背到云端,从手写调解书到区块链存证,时至今日,改变的是司法载具的形态,不变的是守护草原的初心。作者在画布上叠染的,不仅是油彩的层次,更是一个民族对法治的虔诚信仰。那些斑驳厚重、飞扬刚劲的笔触,最终都沉淀为草原司法长歌中最动人的诗行,如同晨光中永远向前的马队,蹄声里永远回响着正义的节拍。

暮色中,画面焦点那盘熠熠国徽的光芒已渗入草原的每根茎脉,油彩凝固的这个瞬间,肃穆而庄重、温暖而祥和。同行的队伍在变、马儿在变、装备在变……初升晨曦、落日余晖、草木枯荣、四季轮回,但国徽照耀的初心不改,马背承载的司法长青,通往未来的星辉隽永,始终向着公平正义的方向迁徙。

 马背法庭(油画)  100×145厘米 2019年 宋澎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法治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