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阳一中:“空中黔课”温暖相伴 “云端教育”点亮梦想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4-30 20:58:26 来源:人民网 作者:孙远桃 点击: 评论:0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学校原来的教学计划。从2月17日起,家住贵州省望谟县交纳镇的高一学生杜丽,每天上午9点会准时打开手机,收看“空中黔课”,并做好随堂笔记。上午3节课,下午2节课,每节课35分钟。期间,还会根据安排做眼保健操、午休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教师正在录制空中黔课。贵阳一中供图

“‘空中黔课’开播之前,会担心因为基础差,进度跟不上,但这一个多月学下来,发现不仅听懂了老师讲授的内容,还学会了很多归纳总结、温故知新的方法,越学越‘顺’了。”一个多月以来,杜丽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学习生活也越来越充实。

在贵州,像杜丽这样受益于“空中黔课”的学生还很多。从初中走向高一,面对更多的知识,更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可能会有些不知所措,甚至迷茫。所幸的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有“空中黔课”一路温暖相伴。在贵阳一中教研团队精心打磨的“空中课堂”上,大家通过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方法,获得了新体验。

共同收看和探讨对播出课程。贵阳一中供图

精心推敲打磨 确保每节“空中黔课”丰富高效

“我们学校参与了270节‘空中黔课’的录制,刚好到4月30日播完,目前接到的反响还不错。”随着越来越多学校开学时间确定,贵州高一年级“空中黔课”的播放已然进入尾声。说起这个陪伴了众多家庭数月的特殊课程,贵阳一中校长李华荣感慨万千。

让李华荣校长没想到的是,在贵阳一中的网络“表白墙”上,最近出现了很多校外学生的“表白”。“‘空中黔课’讲得精细,形象生动,不愧是一中的老师!”“人帅课更好,对一中的付老师路转粉了!”“作为一名新老师,我看了贵阳一中所有老师录制的‘空中黔课’,学习了,受益匪浅!”……每每收到这样的点赞,他都会和老师们及时分享。

教研团队对课件进行反复研磨。 贵阳一中供图

“接到‘空中黔课’录制任务时我们感到很光荣,所以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保质保量完成。”李华荣说。为了让全省中小学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1月30日,贵阳一中在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负责全省高一年级“空中黔课”所有学科的录制。

大疫面前容不得任何犹豫。学校迅速行动起来,制定具体方案,确定录制人员,组织教师返校,商讨课程设置的相关内容和细节……2月10日,“空中黔课”高一课程的录制在贵阳一中正式启动。

贵阳一中教学处主任张忠华告诉记者,课程录制期间,正处疫情防控最严峻之际,老师们走出家门来到学校,不仅要克服对病毒的心理恐怖,后勤物质保障的相对匮乏,以及从“线下”转为“线上”教学的不适。更重要的是,面对全省30多万来自不同地区,学习程度、学习需求以及使用教材均不同的学生,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出更具普适性和更生动高效的“空中课堂”,成为整个团队必须面对的问题。

分享空中课堂录制经验。贵阳一中供图

以国家课程标准作为依据,教师备课要研读和打通教材,课件制作要求原创,内容输出必须权威准确,教学形式务必深入浅出……“平时备一节课最多2个小时,但是在备网课时,至少需要1个星期。”副校长曾强说。作为一名有着26年从教经验的资深教师,曾强参与了7节历史课的录制。在他的办工桌上、办工桌旁,各种备课时所需的资料和书籍堆了近1米高,这还不包括在电脑上收集的各种文献资料,对教案进行的数稿修改,以及在正式录制前对着镜子进行的若干次试讲。

“一节课看似短短35分钟,却凝聚着整个团队的心血和努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团队的责任与担当。”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一套以“科学性、针对性、方法性”为原则的教学标准随之确立,授课教师主备、备课团队打磨、组长现场指导、共同回看反思、改进重录定型的精品课堂模式逐步形成。为了让每一节课能够更加完美地呈现,100余人组成的教研团队,用技术跨越障碍,用数据衔接课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线上课程审核。贵阳一中供图

在挑战中寻机遇 推动“双线教育”融合发展

线上听课收获满满,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变得多了起来。通过收看“空中黔课”,很多学校的教师主动与贵阳一中的老师进行联系,分享收看感悟,探讨教学方法。“过去与全省各市州县学校的互动,大多停留在参观学校和简单的交流上,‘空中黔课’开播后,大家进行了很多较为深入的交流,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相互提升。”李华荣说。

“我都没有想到,有学生竟然找到了qq加了我。”说起自己被“路转粉”的事情,参与数学课程录制的教师付勇笑称“完全没想到”。1月30日,付勇接到学校通知,得知将参与“空中黔课”的录制,这让他既兴奋又紧张。

录制前进行试讲。贵阳一中供图

“兴奋是为可以参与到战‘疫’的队伍中觉得很光荣,紧张则是因为自己从教20年,但过去从来没有对着摄像机讲过课。”在付勇看来,和线下教学相比,网络教学不仅没有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教师的仪容仪表和教态也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备课要更加仔细严谨,板书要更加清晰工整,语言要更加正式规范,连讲课的节奏也要保持整体流畅。这也让大家在最初几天的录制工作中频频出现问题。

好不容易完成录制,结果发现戴麦的时候衣领没有整理好;当所有剪辑工作结束,在审片时却发现板书上少了一个重要的字;还有些老师上课喜欢来回走动,等回过神来,发现已经走出了镜头之外……在最初的几天,“重来”成为现场最常说道的一个词。好在重压之下,大家很快调整和适应过来,而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对录制课程进行反复研磨,并提出修改意见。贵阳一中供图

“‘空中黔课’的录制,不仅是对教师的考验,更是一种促进。”在付勇看来,在未来的教学中,虽然线上课堂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但在时效性、便捷性上具有很大优势,是对传统教学的很好补充。因此,加强对线上教学的探索,强化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是每个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也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空中黔课’的顺利开播,不仅让学生实现了‘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也让参与课程研磨和录制的教师真正夯实了对‘互联网+教育’的运用,挑战面前寻机遇,我们同样收获满满。”贵阳一中副校长蒋骞说。作为分管学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蒋骞对疫情之下的“互联网+教育”进行了更多思考。

上好“开学第一课”。贵阳一中供图

她告诉记者,“互联网+教育”在过去提了很多年,但很多内容一直不能很好地“落地”。自疫情发生以来,教育上“云”成为必然选择,这让教师们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次信息网络冲浪,掌握新设备、学习新技能、养成新习惯成为对每个教师的必然要求,倒逼着大家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用手写板电脑、数位板等新设备辅助教学,线上布置、检查、批改作业,通过互动连麦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录制“空中黔课”期间,很多教师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游刃有余,最终发现,只要敢于尝试,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比自己想的更好。在蒋骞看来,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培训在疫情过后还需进一步强化,并以此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格局的更加均衡。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