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抢抓RCEP机遇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01-21 21:37:58 来源:新华社 作者:向定杰 点击: 评论:0

 

RCEP开放机遇贵阳研讨会现场。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

新华社贵阳1月21日电(记者向定杰)“RCEP开放机遇贵阳研讨会”20日在贵阳召开,各成员国代表100余人以视频连线方式开展云端对话。

在这场由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的会议上,与会嘉宾围绕RCEP建设建言献策,并一致认为,未来深化产业互补、贸易往来前景可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是中国与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于去年11月达成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作为中国继加入世贸组织后又一重大开放成果,RCEP的签署蕴含着促进地方和企业发展的诸多机遇。

贵阳作为‘中国数谷’,在大数据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国际比较优势。”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志明在进行城市推介时表示,非常愿意与各成员国积极拓展贸易、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为RCEP务实落地作出贡献。

“RCEP为面临重重困境的全球经济带来了新希望,必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共克疫情危机,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赵德明在致辞中说,当地将以RCEP为契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通过视频连线发言。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

“此次会议虽然筹办时间短,但各方参与度高,表达了积极愿望。”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说,在经济全球化中,用好自由贸易协定的开放合作发展方式是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在视频连线中说,构建RCEP的倡议是2011年由时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首次提出。其成功签署将极大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尤其是印尼同中国。他认为,贵州极具增长潜力,希望在RCEP实施中加强在农业、采矿、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通过视频连线发言。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

“自201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制造业最大投资来源国,虽然有疫情带来的挑战,但两国双边贸易逆势增长。”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分享道,RCEP鼓励高质量的投资,知识密集型产业、可再生能源、绿色经济、电子商务等都是非常有潜力的发展领域。

中国韩国商会常务副会长郑一表示,贵州是增长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疫情加速了非接触式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下一步将积极推动与贵阳、贵安新区在大数据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大数据在金融、制造、能源、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不断创造新的商机。

许宁宁还介绍,四川、广西、福建、海南、上海等地也已纷纷提出,要抢抓机遇充分用好RCEP,助推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商务部近日表示,RCEP有望在今年年底生效。为促进该协定尽快实施,商务部还于1月18日至19日举办了专题培训班,为各地商务、海关、商协会等约6000人上了一堂在线“动员课”。

商务部要求,各地要认真研究其他14国的关税减让情况,与产业特点、企业专长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扩大出口。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充分利用规则,充分合理享受其他国家的关税优惠,获得出口利益。

在本次研讨会上,部分贵州企业已经透露出到RCEP成员国发展的意愿。贵州瓮福国际贸易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蒋华说,公司将持续抓强RCEP市场贸易重心,大力推动磷行业方面与RCEP成员国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繁荣发展。

作为中国轮胎生产“老牌”企业之一,贵州轮胎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游杰在发言中也表示,将牢牢把握RCEP的签署机遇,深挖市场潜力,力争在缅甸、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实现每年20%-30%的销售增幅,并稳步推动核心产品在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布局。

(责编:刘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