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梵净山西麓:公路上架起“动物廊道”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6-15 14:09:51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田林 杨军 点击: 评论:0

  生物的多样性是梵净山充满生机的关键。近年来,印江自治县不断加强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梵净山西麓建设多条动物廊道来降低人类活动对动物的伤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梵净山环线,3条生态动物廊道凌驾于公路之上,这些动物廊道,有效的将行人、车辆与栖息地的动物活动与迁徙隔开,极大的降低了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伤害。

  廊道建成后,除了动物可以从上面自由来回穿行,廊道上走的最多的就属当地巡管员、护林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守护梵净山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常年与大山为伴,与动植物为伍。

  梵净山管理局紫薇管理总站巡管员代方彬说:“不管天晴下雨、春夏秋冬,我们都开展巡护工作。如遇下雨天,我们要对(动物)廊道巡查,看有没有滑坡,保障动物(从廊道)正常通行。”

  近年来,随着《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的颁布,梵净山及周边区域的生态持续向好。梵净山脚下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群数量也逐年增加,慕名自驾来此观猴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为降低观猴游客给猴群带来的干扰,同时也防止野猴伤人,当地在藏酋猴出没路段搭建“猴通道”,实现了护猴、发展两相宜。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变得更加深入,梵净山这片令人向往的土地变得更加可爱、可亲,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促进梵净山生物多样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近年来在梵净山环线及核心保护区建成了观猴通道、生物廊道等保护性设施,目前,我们梵净山地区已经探察到野生动植物有7150余种。”印江自治县紫薇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田巡说。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