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城市文化主题项目拓展贵州文旅融合之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6-18 11:45:56 来源:当代先锋网 作者:刘立超 点击: 评论:0

  6月10日,在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在端午佳节中喜迎2024年第四十届赛龙舟文化节。巡游方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展现镇远厚重的商贾文化、非遗文化及绚烂的民俗文化,人们在独特的风景中触摸文化脉络。

1111.png

  截至2024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已确定了3批共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贵州共有11家;此外在16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包括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在内,贵州共有5家入选。历史文化厚重,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老街区正成为当下城市对外展示的靓丽文化名片,也吸引着中外游客和本地居民前往探寻城市历史文脉,乐享“国潮”文化。

文化街区为“强省会”注入新动能

  贵州正在实施“强省会”行动,支持贵阳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大城市。

  5月25日,伴随着一场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展演,贵阳“新印1950”文创街区开街。据统计,开街当天共吸引12.8万人前往打卡。端午小长假期间,该街区每天接待消费者3万余人次以上,成为贵阳文旅消费新热点、新地标。

222222222222.png

  潮流文化不只年轻人喜爱,老年人也组团来感受“新印1950”文创街区魅力。

  围绕文化街区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贵港澳旅游联盟秘书长、航海家国际旅游服务贵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戎笑笑介绍,自从去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夜游贵阳青云市集并点赞之后,打开了贵阳特别是青云市集在香港的知名度,“去年下半年到目前我们接待的香港游客数量超过5000人,他们大多数都要求一定要去青云市集打卡。”

  去年5月,《奔跑吧》第十一季在贵阳录制播出后,以CSM64城3.309的收视率位列同时段第一,全网实时观看量超1700万,引发了网友对于花溪牛肉粉、青岩状元蹄、青岩古镇等美食美景的热议。

  近年来,《奔跑吧》《极限挑战》等热门综艺节目走进贵阳的花溪十字街旅游休闲街区、青岩古镇明清步行街等地,将贵阳文化街区市井烟火气息和城市的绿色生态、地方特色文化,以及活力、潮流、热情等城市品质展现到全国观众面前。

44444.png

  “新印1950”文创街区游人如织。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截至目前,贵阳市开放的文化街区有青云市集、太平路街区、“新印1950”文创街区、曹状元步行街、花溪十字街、青岩古镇南北明清街等,它们以各自文化特点丰富了“爽爽贵阳”城市文化品牌内涵,并为贵阳实施“强省会”行动注入新能量,提升贵阳城市品质,提高了贵阳城市品牌形象美誉度和知名度。

老街区散发新活力重塑城市文化之魂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不管是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还是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定义中,都突出了本地文化的挖掘和弘扬。

66656.png

  文化街区的建设不是单纯的拆旧建新,而是要立足老街区历史文化背景,保存核心吸引物,并加入现代潮流元素,在吸引外来游客前来打卡的同时,争取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和引发情感共鸣,提升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文化自豪感。本地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支持文化街区建设中,更加真实和鲜活地讲述老街故事,最终让老街区在文化精神层面上活起来,同时也提升游客游览时的体验感和丰富性。

image.png

  朱砂古镇“那个年代一条街”。万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铜仁市万山朱砂古镇的“那个年代一条街”步行街,以上世纪50到70年代为历史背景,对原汞矿职工住宿区采取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利用原则,完整保留了原汞矿职工的住宅,通过场景还原、艺术再现“那个年代”矿山和工厂生活生产的历史风貌,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那个年代的激情岁月,也让不少原汞矿子弟回到熟悉的家乡吃上旅游饭。

image.png

  作为“矿三代”的彭惠,今年是她在古镇从事讲解工作的第8年,对于这片养育了众多汞矿子弟的热土,彭惠饱含深情。“现在大家看到景区的工农兵广场、邮局、‘那个年代一条街’等,都充满了我儿时回忆,无比熟悉但又更加美好。所以我在给游客讲解时更像在介绍自己的家一样。”

  来自广东珠海的游客蔡钿伟说,“这次来朱砂古镇确实值得,我小时候住的房子、街道就是这样的,回忆满满”。

  游客、本地居民与文化街区的和谐共生,从而促进历史和未来共融,文化街区项目才能取得长远健康发展。

传统与现代辉映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城市文旅商业街的发展如火如荼。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因其独特的形态和气质,天然具有能让人们“慢”下来游逛的魅力,迎合了人们当下普遍的“松弛”追求,因此成为现在热门打卡点,成为人们感怀历史人文变迁等体验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9999.png

  新场景既包括新消费场所,也涵盖了新消费业态体验。与传统商业街选址核心商圈不同,新文旅街区的选择更为多样化,注重历史文化底蕴,老厂区、老旧小区、小巷、菜市场、马路、胡同等都有可能成为城市文化旅游休闲的场所。贵阳青岩市集、新印1950文创街区等都是老厂区或老美食街改造而来。

image.png

  游客正在西江苗寨体验少数民族服饰旅拍。

  在铜仁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青岩古镇景区等地,苗族少女、汉服、动漫等各种主题的旅拍已经成为游客去打卡的必选项之一。

  新式茶饮品牌店、手工体验店、非遗文创店、派对酒吧、运动场馆、电竞网吧在青云市集、太平路街区内比比皆是,这些注重颜值的潮流业态让传统夜市与现代潮流碰撞出新的火花。

  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乌江寨旅游度假区内各色民宿也吸引着全国游客心之向往。

0000.png

  新文旅街区围绕“食住行游购娱”,为消费者提供新式茶饮、潮流文创品牌、音乐会、旅拍、民宿、酒吧、非遗文化体验等丰富多样化文旅消费选择,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文脉悠悠,延绵不绝,城市文化主题项目在传统与现代辉映中持续拓展文旅融合之路,推动贵州文旅高质量发展。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