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中央、省、州媒体关注黎平“四好农村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7-05 17:39:4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吴光辉 点击: 评论:0

  流水潺潺,林涛声声,时而盘绕高山梯田,时而穿越森林秘境。近日,人民日报、中国交通报、天眼新闻、贵州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侗乡黎平,为讲述“四好农村路”故事,传递黎平好声音提供更宽广的宣传平台。

  在“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沿线的皮林坝区(黎平县委宣传部供)

  盛夏时节,黎平县肇兴镇群山碧绿,满目清新,一条平整的沥青公路盘绕山水间,把侗寨、梯田、古森林串珠成链,这条干净整洁的山路就是“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以下简称“1号公路”)。沿着这条道路缓慢行驶,无限风光,美景如画。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核心景点——肇兴侗寨(黎平县委宣传供)

  上午10许,采访活动来到皮林驿站,25位侗家姑娘组成的歌队为到访记者唱起了欢迎歌,歌声袅袅,犹如天籁。登上驿站观景亭台,1900余亩的坝区水稻尽收眼底,由紫色稻禾勾勒的侗族鼓楼图案以及“肇兴皮林·洞天花田”八个大字镶嵌在山水田园间,映入眼帘。

  作为“1号公路”沿途的重要枢纽,皮林村里不仅古木参天,每年油菜花开形成金色的花田甚是喜人。近年来,随着旅游路面改造提升,皮林驿站成为了最佳的打卡地,如何将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民族风情与观光农业相结合,打造春赏油菜花、夏季稻田打卡、秋季水田捉鱼、冬季学习刺绣蜡染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新路,是当地人思考的方向。

  皮林驿站迎宾(黎平县委宣传部供)

  随着旅游公路提档升级,通行条件的越来越好,游客逐年增多,如今皮林驿站业态更丰富了,在这里可以品尝独具特色的侗乡油茶,购买由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精美艺术品,甚至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感受以植物为染料,最天然的染色技艺——靛染,在皮林驿站遇见侗乡最耀眼的一抹蓝。 沿着“1号公路”继续行驶,绕过堂安层层梯田,采访活动走进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侗寨。据《肇兴陆氏族说》记载,肇兴村始建于北宋雍熙三年(986年),迄今已有千余年。寨如舫舟,歌胜天籁,在鼓楼下,一群青年人学习唱歌,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在寨子里弥散开来,屋檐下晾晒的蓝靛布随风飘扬,迎接从四面八方涌入的客人。在这个被誉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里,每天从广东、上海、北京等地过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以前还是水泥路的时候,路况不好,给游客带来的旅游体验感较差。”肇兴小玉蜡染体验馆负责人陆艳玉说,“1号公路”修好以后,宽阔、平整的路面,停车场、服务站等设施配套齐全,如今每天馆内最高接待量可达到200人左右,一年收入可达到三四十万元,旅游公路切切实实给村民生活带来很大改善。“这条路是侗乡联通外界的交通路,是满满烟火气的乡愁路,是黔货出山的产业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路。”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唐大才介绍,去年五一期间,沿线游客达到81.2万人,是2018年的2倍,公路的联通让周边村寨都吃上“旅游饭”。

  贵州新闻联播播出“四好农村路”采访报道

  据了解,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黎平段是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袂推出的乡村振兴之路、幸福快乐之路、最美“乡愁”之路、生态宜居之路。该环线以道路为纽带,因景设线,为景建路,将中国最大的千户侗寨肇兴、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传统村落串珠成链,沿途镶嵌的文创驿站、生态民宿、网红打卡观景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使路、山、林、景、情融为一体,路景融合、一站一景,让游客在喧嚣的尘世中沉浸在田园牧歌、古寨炊烟、笙歌起舞的静谧中,是名副其实的“四好农村路”。

  据介绍,“1号公路”建成通行以来,不仅带动了肇兴镇沿线产业的发展,也为肇兴景区旅游业带来了新机遇。2024年1-6月,肇兴侗寨景区接待游客27.78万人次,旅游收入180万元。同时,茶叶、凤柚、油茶等农产品更是搭上了快车道,运出了资源,带来了游客,推动了发展,在绿水蓝天间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勾画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

  穿梭在绿水青山间的“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黎平县委宣传部供)

  城市因路而起,乡村因路而兴。2016年以来,黎平共打造“美丽农村路”850公里,经济示范走廊带136公里,农村公路好路率提升至94.15%,先后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全国示范县称号。目前,黎平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41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693公里,通组公路1097公里,实现了行政村100%通水泥硬化路和客运班车。去年全县接待游客586万人次,同比增长36%,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44%。

  如今,一条条逶迤在山水田园间的公路,串联了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成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引擎。(吴光辉)
      责编:彭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