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花海迎宾。
4月19日,“多彩毕至·一路生花”——“媒体看毕节”大型采访活动与“大V看毕节”网络传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30余家中央级和省级媒体,及“厦门阿波”“笔下花花”等50余位网络大V共同参与。他们围绕毕节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产业及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展开实地探访,用脚步丈量山水,以镜头记录变迁,让流量赋能文旅,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为“洞天福地·花海毕节”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大v们在禹谟醋厂合照
探秘山川人文 邂逅毕节之美
本次活动以“双线并行”模式展开,媒体记者与网络大V分赴织金县、百里杜鹃、黔西市、金沙县等地,从自然奇观到人文底蕴,从产业振兴到非遗传承,全方位呈现毕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网络大v在织金洞拍摄短视频素材
在“地下天宫”——织金洞,奇妙的喀斯特地貌、形态万千的钟乳石、神秘莫测的石洞让记者和大V啧啧称奇。徜徉洞内,泸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曾刚边拍照记录边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时传出“千奇百态”“好漂亮”等惊叹声。拥有抖音粉丝2240多万的@厦门阿波用无数个“哇”字形容织金洞,几乎走遍中国所有知名溶洞的他,认为当属织金洞最震撼壮观。
正值盛花期的百里杜鹃景区,繁花似锦120多平方公里的百里花海,让人叹为观止。记者与大V穿行于索玛花桥、百花桥间,用镜头定格“地球彩带”的迷人瞬间。
媒体记者在拍摄花仙巡游
“秩序井然。”“杜鹃美,服务棒!”......景区通过科学分流机制和完善服务设施等举措,保障了高峰期游客的舒适体验,让记者们竖起大拇指。“今天特意搭配了服装,要在这里拍出大片。”小红书博主@草莓cutecute对百里杜鹃期待已久。大V们一进入景区,便开启“狂拍”模式,通过主题直播、变装短视频拍摄等形式进行采风创作。
采风过程中的特色产业,也让记者和大V眼前一亮。在织金乌蒙利民生态茶场,黔西市化屋村及中建乡羊驼小镇,金沙禹谟醋等打卡地,记者和大V们深入探访,感受当地产业的独特魅力。
网络大V@闲不住的颜颜拍摄宣传素材
“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公司有效带动,让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新浪贵州记者徐成则从村民们的笑容中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千万粉丝博主@笔下花花则向粉丝力荐:“来织金一定要尝尝黄金芽。”“羊驼很可爱,游玩项目丰富,牧场环境特别整洁干净。”
除了自然风光、特色产业,毕节的人文景观同样引人入胜。记者一行参观了金沙县的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旧址及钱壮飞烈士陵园等,缅怀先烈,接受历史熏陶,感悟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是金沙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有益尝试。”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安德立说。
媒体记者在拍摄夜间民俗活动
在织金平远古镇,记者和大V欣赏迷人夜景,品尝宫保鸡丁、水八碗等特色美食,近距离感受当地风土人情。
行程中,非遗传承也是记者和大V关注的焦点。在黔西市化屋村,记者与大V深入了解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情况,见证了苗族刺绣等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这些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取得的成果。
滨江布依露营基地江边音乐会
“世外桃源般的宜人景色,江边音乐会上民歌唱响,布依族的拦门酒、竹竿舞,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在金沙江边布依露营基地,小红书博主@家锐每周征服一座城被少数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彻底征服。
大家每到一地,每行一处,皆被毕节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与深邃厚重的人文内涵深深吸引。
多维度聚合力 让流量变“留量”
2025年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关键一年。本次活动作为毕节市“六个三”工作思路中“旅游产业化”方向的重要举措。在为期六天的行程中,媒体和大V深入毕节10余个具有代表性探访点,通过多维度聚合力,推动毕节文旅资源与特色产业出圈出彩,推动流量转化为真正的“留量”,为毕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V们拍摄宣传素材
不同于传统的采风活动,本次创新采用“专业媒体+网络大V+本地达人”的三位一体传播新矩阵,这种组合既保证了传播的专业性,又增强了内容的亲和力。服务保障采取市级层面抓统筹、县级层面抓具体、互联网协会和企业抓落实的方式,资源互补共享,让此次活动安全顺畅开展。
截至4月23日,此次活动累计推出短视频、图文报道、直播等产品1124条,其中浏览量超100万的爆款产品102条,覆盖主流媒体、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全网累计传播量破3亿次。
网络大V们在拍摄素材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级媒体,重庆市、广州市等省外媒体及市内媒体发布报道共计360余篇,网络大V累计发布作品320余条。#多彩毕至一路生花、#大V看毕节、#毕节这座我心中的宝藏城市等相关话题位居抖音、微博同城热搜榜榜首,其中,#毕节百里杜鹃开得正烂漫冲进抖音全国种草榜TOP5,连续多日蝉联本地热点榜TOP1。
新华社推出的《邂逅贵州乌蒙山里的杜鹃花海》《百里杜鹃:从“地球彩带”到“美丽经济”》,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推出的《贵州金沙:“旅游+产业”融合赋能 解锁发展“新密码”》,人民网推出的《贵州金沙:传统老味道激活亿元新产业》,新华网客户端推出的《探秘贵州织金:溶洞奇观与古韵人文共绘多彩旅游画卷》等报道,系统展示了毕节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成果。同时,新华社海外频道、中国日报、法新社等海外平台,通过日语、韩语、英语等多语种宣传推介毕节,引起广泛关注。
媒体记者在酱醋厂采风
网络达人创作的内容则在新媒体平台呈现“井喷式”传播,产生了多个爆款作品。@厦门阿波制作的《走进百里杜鹃》《走进贵州织金洞》的短视频,播放量2800万、点赞量达50万;@小凉妹制作的“我算不算一朵花呢?”推介百里杜鹃短视频作品获得超13万的点赞量;千万粉丝微博博主@笔下花花发布打卡织金洞的图文作品后,引来众多网友热议,纷纷表示要来毕节游玩打卡。大V们不仅通过制作短、平、快的图文视频和Vlog等有创意、接地气的融媒体产品,还结合热门话题,倾力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实现“破圈传播——流量沉淀——消费转化”的完整闭环,让更多人了解毕节、走进毕节、爱上毕节。
展望未来,毕节将围绕文旅农体传播推广工作,加强主题策划和话题引流,抓好延伸报道和融媒报道,生产推出更多优质新媒体产品,传递毕节好声音,讲述毕节好故事。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