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长白山元旦游客增155.06%,冰雪为旅游复苏注入热动力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09 00:53:28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点击: 评论:0

 

冬季的长白山被白雪覆盖,温泉上空升腾起雾气。人民视觉  资料图

 

新雪季到来,各地冰雪旅游项目迎来游客高峰期。为吸引游客,吉林长白山景区、冰雪新天地等打造了丰富冰雪旅游产品,推出多项优惠措施,当地文旅部门持续探索“冰雪+”深度游模式。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是防疫“新十条”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小长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国内多地旅游业逐渐回暖。

作为优质冰雪旅游目的地,吉林长白山在元旦假期迎来游客小高峰,雾凇漂流、雪屋火锅、温泉、滑雪、娱雪乐园等项目广受游客欢迎。据统计,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长白山全域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27万人次,同比增长155.06%。

某在线旅游网站数据显示,元旦期间,长线游迎来小高峰,吉林长白山等滑雪城市,酒店连住3天以上的订单占比接近三成。新雪季到来,各地冰雪乐园、滑雪场、雾凇漂流、温泉等冰雪旅游精品项目正迎来游客高峰期。

“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供给充足

“小长假期间以周边游为消费主导,长线出行需求有所增加。长白山主景区广东游客较多,占比12.32%,东三省游客占比超过25%,河北、河南、湖南、江苏等地的长游客数量紧随其后。”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长白山冰雪旅游优势明显,包含长白山景区核心景区,以及温泉、冬季民俗活动、滑雪场等冰雪旅游产品,适宜的气候条件也让这里成为很多游客赏雪、滑雪、玩雪的首选之地。

为丰富游客冰雪旅游体验,长白山冰雪运动公园、红松王滑雪场相继开放营业,讷殷古城、天沐温泉等景区景点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措施,景区内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供给充足。

长春冰雪新天地客服经理赵航告诉记者,今年该景区打造了8大主题区域,67万平方米冰雪游乐空间,与其相隔200米就是全国离省会城市最近的滑雪训练场——天定山滑雪场,针对儿童客群,雪场还专门推出冬令营、走读营等系列活动,并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

“高峰时,每天接待游客超万人,能明显感觉到旅游市场的回暖。”赵航说。

打造第三代“冰雪+”深度游模式

1月2日,在长春冰雪新天地,记者看到千米雪雕长卷最先映入眼帘,该雪雕作品包含48幅历史画卷。景区内除了各式各样的雪雕,还有色彩斑斓的冰灯、丰富精彩的冰雪娱乐项目等。

“我们力求打造第三代‘冰雪+’深度游模式,很多南方游客担忧无法适应东北天气,为此,景区还专门打造了近2万平方米共15处‘暖房’,平均温度22℃,供游客休憩取暖。”赵航说,

在景区内,几位来自安徽、河南等地的游客正在游客服务中心寄存行李,他们满怀期待地表示:“同事以前来东北旅游,特别向我们推荐了长春冰雪新天地,所以下飞机后,我们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

据介绍,2022-2023雪季,长白山景区也在不断创新,长白山管委会牵头整合大长白山区域文旅体资源,今年共设计30项活动,包括第五届长白山粉雪节、梦马冰雪游乐园系列活动、首届长白山林海雪原穿越大会等,同时解锁长白山区域十大主题玩法,百余种线路体验,涵盖粉雪体验之旅、康养度假之旅等。

-12℃的粉雪、北纬42°的生态、82℃的温泉……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的吉林省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目前,该省已建成75座不同规模的滑雪场,拥有319条雪道,全省雪场单日最大接待能力达到10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

吉林文旅还将投放3000万元冰雪消费券,进一步助力旅游市场经济回暖。

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2022北京冬奥会遗产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我国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项目规模近9000亿元,其中,吉林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额位居全国第一。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旅游强省、冰雪经济强省,力争用5年至10年时间,实现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万亿级”规模,建设成为中国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为深化当地冰雪旅游产业,吉林省建设集团还打造第三代“冰雪+”深度游模式,除了长春冰雪新天地和天定山滑雪场,还有充满关东文化风情的天定山民宿、国家级有机蔬果原产地智成农业和天定山小镇房地产项目,赏冰雕雪雕、滑黄金粉雪、住热乎民宿,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冰雪体验。

多地文旅部门负责人出镜代言,积极推介当地的冰雪产品、冰雪项目、冰雪活动,包括“冰雪+体育”“冰雪+研学”“冰雪+农业”等。

“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热度依旧高涨,行业投入力度在增加,老百姓也越来越乐意参与其中。”赵航说。

(原标题《元旦假期,长白山全域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27万人次,冰雪景区高峰时每天接待游客超万人——冰雪“冷资源”为旅游复苏注入“热动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