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拥军频道  
《贵州文旅》丨长征路上新英雄——“时代楷模”杜富国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2-18 18:32:43 来源:《贵州文旅》杂志 作者: 点击: 评论:0

杜富国 邓刚 摄
“你退后,让我来!”
这是“排雷英雄”“时代楷模”杜富国在危险面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做得最多的一件事。
1991年,杜富国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他的老家紧挨着一条路,这条路便是当年红军长征时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顺利召开时走过的路,也正是这条路,启迪着杜富国从蹒跚学步,最终投身军旅。
自幼根植内心的红色种子,在军营萌发。当他得知云南的一个村寨,87个人被地雷炸得只剩78条腿时,他毅然递交请战书,甘当一位排雷兵,在直面生死时挺身而出,把安全留给别人,将危险留给自己。

排雷战士在杜富国负伤的坝子雷场上继续排雷作业 贵州图片库供图
排雷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极度危险的工作。这名年轻的“90后”士兵,进出雷场1000余次,拆除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被誉为“全能雷神”。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组长杜富国在执行扫雷任务时突遇爆炸,危急关头,杜富国为保护战友自己当场被炸飞,双眼球内容物溢出,大腿根部至面部创伤面积达90%……被送往医院紧张抢救,在经历了三天三夜,经过仿佛永无止境的连续手术和生死挣扎后,杜富国终于顽强地苏醒过来。
当他恢复知觉后,令人惊叹的是,他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坚韧和乐观。他没有抱怨命,也没有沉浸在痛苦和绝望之中,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重重挑战。他会微笑着和前来探望他的人打招呼,尽管那笑容中带着些许苦涩,却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强大。
尽管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但杜富国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他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康复训练,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无数遍,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汗水和痛苦。他用心去学习如何使用假肢,努力去适应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凭借着那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一点一点地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会尝试着用残缺的双臂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哪怕一次次失败,他也从不气馁。
杜富国的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感动了无数人。他被人们誉为“排雷英雄”和“时代楷模”,他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成为人们竞相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深刻地让我们认识到,和平与安全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无数像杜富国这样的英雄战士,他们默默地在国家的边境线上坚守,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着人民的幸福和安宁。他们在那片充满危险的土地上,挥洒着青春与热血,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身着30多斤重的防护服,烈阳下,只能原地休息的排雷战士像是一尊尊雕塑  贵州图片库供图
英雄是时代的坐标,是看得见的价值观。作为红色老区培养出的优秀儿女,杜富国的事迹不仅充分彰显了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直面磨难的刚毅品格,而且体现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追求。
杜富国从童年时期到重伤康复后重回战位的奋斗之路,他参军入伍以血性和汗水练就“雷神”过硬本领,在生死雷场不惜以生命代价保护战友,康复路上不畏艰难勇于追梦的奋斗足迹,诠释了“你退后,让我来”的英雄主义精神,回答了“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怎样奋斗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时代的新人”。
杜富国在生死关头喊出“让我来”,在康复过程中自立自强、感恩奋进“一起来”,处处都彰显着新时代好青年的优秀品质。
链接
2018年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一次;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2019年2月18日,杜富国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同年5月16日,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同年5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同年7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杜富国“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同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2022年7月27日,荣获“八一勋章”。
来源 |《贵州文旅》杂志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拥军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