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贵州黔南12.59万群众搬出大山喜就业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05 16:56:05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毕文君 点击: 评论: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毕文君

13.29万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12.59万人,就业率94.74%,分别高于全州农村劳动力和脱贫劳动力就业率19和16个百分点。日前,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后续扶持工作推进会在长顺县召开,会上,这组数据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数据体现出了黔南州易地搬迁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黔南州有24.7万群众搬出了大山,而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抓平台建设 保障岗位供给

“我们家搬到鄢家山社区三年多了。搬到这里的第二年,我就在社区的安排下,到了这里工作,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以上。”走进独山县麻万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鄢家山社区钧裕皮具就业帮扶车间,车间工人孟开粉一边认真缝制包包,一边说。

黔南,像钧裕皮具这样的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共有149个,吸纳搬迁劳动力4220余人就业。

黔南州通过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部省合作协议机遇,优化提质一批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园,扶持培育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对吸纳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的车间或企业兑现落实以工代训补贴、稳岗就业补贴等政策,保障岗位供给,全州23个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园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4100余人。

同时,黔南州积极加强安置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主体、挖掘培育外出务工带头能人,不断提升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州94个安置点就业创业服务中心、147家人力资源机构、1470余名外出务工带头能人等服务平台为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服务保障。

抓返乡监测 做实返岗服务

“两年了,政府用客车免费送我们去浙江省安吉县打工,每年一家三口节约1350元钱的车费,很满意。”在三都自治县城南社区举行的“春风行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出征仪式现场,务工群众潘景梅十分激动。

现场,和潘景梅一样乘上专车返岗务工的还有520名群众,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核对身份信息后,免费搭乘三都返岗就业“直通车”前往浙江省安吉县、广东省广州市、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组织实施返岗专列、专车,大力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易地搬迁”等专场招聘会,开展“点对点”有组织劳务输出……今年以来,黔南通过各种专项活动促进劳动力返岗就业占比达到98%以上。

黔南始终把保障搬迁群众就业放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扩大劳务协作朋友圈,开展黔南·广州、黔南·扬州、黔南·潮州等劳务协作交流会,收集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优质用工企业岗位10万余个,保障搬迁群众返岗就业。

同时,充分发动安置点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社区楼栋长等基层公共服务力量和人力资源机构,精准开展返乡摸排,建实返乡人员跟踪服务台账,分类实施返乡就业服务。

另外,还积极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黔南籍务工人员集中地区对接联系,推进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个驻外劳务协作总站和若干县级区域站建设。目前,黔南州建立驻外劳务协作站(点)32个,覆盖5省(市)14个地区,通过劳务协作站为外出务工搬迁群众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荐、稳岗就业、劳动维权等跟踪服务。

抓技能提升 促进稳岗就业

“这次培训的内容有护理老人、护理婴儿等,我以后要努力考取相关证件,来提高我的薪资待遇。”参加了荔波县举办的2023年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南粤家政”培训班后,学员陆真荣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此次培训为期15天,针对16至5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等,培训内容涵盖家庭保洁、烹饪、收纳整理、育婴、养老护理等,学员通过学习,经考试合格可推荐就业。

提升就业技能是让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黔南州人社部门集中力量对脱贫劳动力、搬迁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技能培训需求调查,围绕示范项目清单和市场需要按需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共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4万人,其中培训易地搬迁劳动力1758人。

同时,还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有计划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有效保障搬迁群众中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安置就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