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近年来,黎平县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共建共治、优化为民服务,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和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为主线,构建“四纵四横”的组织链条,纵向织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户”四级组织体系,横向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支部、共建单位、物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动体系,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县委书记挂帅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整合政法、社工、发改等部门力量组建基层法治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等5个专项工作组,定期研究解决城市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问题,有力推动全县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实现“一盘棋”统筹、“一条线”指挥、“一体化”推进。
强化共建共治,凝聚治理合力。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社区治理的落脚点,持续强化社区干部“内力”,聚合物业、业委会、“兼职委员”单位、志愿者等各方“外力”,激发社区治理“活力”。依托县物业行业党委深入实施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成立红色物业党支部3个、红色业委会党支部11个,建成“红色驿站”17个,推动6个社区实现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与社区党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以生望国际小区、金侗福邸小区“红色物业”新模式示范带动各小区注入红色动能,协调解决居民各类矛盾纠纷257件,让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三力并驱”模式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
优化为民服务,提升治理质效。知民心,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网格员”广泛采集、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解决居民“微心愿”1132个。顺民心,持续优化“15分钟便民服务圈”,通过“一站通办”“分类代办”“走访收办”等方式提供精细服务3.5万人次,让服务与居民需求对接得更加紧密。暖民心,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开展助残帮扶、孝老敬亲、家庭护理等志愿服务2.1万次,用心用情办好暖心服务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悦民心,以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载体,社区党组织搭台举办群众喜闻乐见、自导自演的文娱活动35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活动积极性,增进邻里和谐,促进社区治理新发展。聚民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持续维护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凝聚力,实现“陌邻”到“睦邻”转变。(唐世江)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