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90后女干部驻村记:柔肩挑重担 真心换民心 ——驻村第一书记梁表情:把“心”扎进平团村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3-06 20:32:52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石雪莲 姚进忠 点击: 评论:0

  梁表情,系黎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名90后女干部,自2023年5月,派驻到黎平县肇兴镇平团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梁表情熬过了一个个的加班夜,也面对过群众的不理解,在近两年的驻村工作中,她逐渐成长,从一名机关干部转变成可以独自开完群众会的“村里人”,驻村经历让她悟出了只有“用心、用情、用力”驻村,在学习上走在前,在落实上干在前,在攻坚中冲在前,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组织的肯定。


带领群众修沟渠

  虽然长在农村,但面对农村工作,对梁表情来说,可算是“半路出家”。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她从驻“村”到驻“心”,加快角色转换,通过走村入户摸清村情民意,了解产业发展,与驻村工作队制定帮扶工作计划,研究全村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


修好的沟渠

  2023年11月起,原平团村党支部书记辞职后,平团村一时没有人选,村党支部书记便出现了空缺,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新问题以及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梁表情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打那以后,她动员村后备力量,找党员交流谈心,先后发展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名预备党员。同时提升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当好群众的政策宣传员,入户宣传合作医疗惠民政策,与群众交心谈心,2024年、2025年度平团村合作医疗缴费乡镇综合排名,由历年的倒数三位逆转到前三名。在动员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方面,她打破了平团村近20年无新兵的局面。


普法宣传

  “只有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村里人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梁表情认识到,只有设身处地为群众办事着想,知农情、讲农话、贴农心,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驻村后第二天,梁表情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对全村脱贫户、监测户、一般农户开展地毯式的摸排走访。驻村以来,她发动100余名群众参与汛期抢险救灾,为1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援助关爱基金3000元,为8名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2万余元,为3名就医群众申请大病救助1.5万元,争取2万余元帮助4户农户整治透风漏雨住房,为1户困难户申请危房改造3.5万元,为群众宣传推销农产品收入10万余元。2024年她主动谋划、精心筹备,让平团村100余名妇女过上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妇女节”。

  “孩子,你经常照顾我,关心我,上门来还给我带东西……”平团村 80岁的吴凤花,女儿外嫁,两个儿子外出二十多年很少有消息,她对梁表情和村两委的特别照顾一直铭记于心。

  “梁书记,想不到你能发动平团村这么多人一起来清理道路,以前是没有这种情况的。”隔壁信洞村支书吴祖兵佩服地说道。2024年7月汛期导致平团至信洞村的通村公路多处塌方,车辆无法通行,梁表情发动平团村七八十名群众清理塌方的落石、树枝等,确保道路畅通。

  “村里的公路多年都没人修了,梁书记驻村后,不仅修了路,还完成村里的多个项目建设。”平团村村民吴厚全对梁表情的工作十分认可。


走访群众

  驻村以来,梁表情牢记使命,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黄牛产业,2023年10月实现了首次集体分红8.37万元。同时,协调爱心企业捐赠水泥25吨、砂石100立方米,硬化维修寨内道路400余米;协调上级部门维修硬化通村公路塌方路段100余米,安装通村路护栏3000余米;争取项目32万元维修灌溉水渠2000米,协调捐赠水管3000米;实施木质房屋电改134户;组织退役军人召开座谈会;通过组团式帮扶及协调爱心人士捐赠大米、油、面粉等慰问品,结合“寒冬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累计发放棉被、毛毯35床,衣服200余件;协调到户奖补牛养殖79头39.5万元;带领群众种植茯苓1万包……梁表情用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驻村帮扶成效。

走访群众

  梁表情从机关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精神和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2024年3月,梁表情被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表扬为“全县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她将始终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全身心投入到民生项目建设中。全力推进水改项目,让群众用上放心水;精心落实50亩蔬菜种植项目,探索高效农业发展路径。通过这些努力,切实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石雪莲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