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贵州岑巩:山乡沃野绽新景 穷村蝶变奏富音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3-10 16:29:30 来源:央广网 作者:周燕 陈昆 点击: 评论:0

春风轻拂,暖阳洒落,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天马镇的雷公田村“容光焕发”,延伸至每家每户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别墅式新房、星罗棋布的产业带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雷公田村的新景新貌(陈昆 摄)

俯身清扫、归拢垃圾、倾倒转运,在该村村委会的广场上,保洁员吴兆吉正专注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以前路不好走,垃圾也不好清理,现在村里修了水泥路,大家也更讲究卫生了,这活儿也轻松了不少。”吴兆吉手握扫帚,笑着细数着村里的变化。他与全村5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一起,共同编织起一张生态守护网,让村子的“面子”愈发靓丽,“里子”也更具内涵。

吴兆吉在自己的责任区域清扫垃圾(周燕 摄)

“路窄又坑洼,出门心情差;荒坡野草长,收成靠天赏;人闲是非多,小事起风波。”这句顺口溜,曾是全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该村是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地域面积最大的村,辖26个村民小组,共有777户3000余人。过去,村庄被大山围困,交通闭塞、水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受限,是“路难行、水难存、房难住、学难上、财难进”的深度贫困村。

2018年以来,沐浴着政策的春风,该村在县人民检察院的倾力帮扶下,实现了华丽蜕变。通村公路联通全村,“组组通”道路串起寨落,串户路直通家门口,自来水流入每家每户,5G网络实现全覆盖……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极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焦产业发展,该村探索出一条“长短结合、多元互补”的致富路。2024年,采取院村联建、村企合作、合作社带动等方式,全村共种植烤烟1050亩、芥菜200亩、太子参600亩,现有油茶6400亩、黄精1300亩、吊瓜100亩。产业年带动1万余人次获得劳务报酬100万元以上。

雷公田村芥菜种植基地(陈昆 摄)

“道路畅通了,产业才能红红火火,老百姓也能通过入股分红、土地出租、就近务工等方式挣到钱。”雷公田村党支部书记杨应权介绍,今年,村里打算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再种200亩芥菜、150亩高粱,形成“长中短”结合的产业梯队,进一步稳固乡亲们的收入保障。

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该村巧用“法治钥匙”解锁善治新路径,深耕“教育沃土”孕育振兴新希望,倡导文明新风打造和美新农村,推行共建共享凝聚多元发展新力量。

通过打造法治文化广场、配备“法律顾问”、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依托“五老”力量成立“一约四会”,以及设立村级教育发展基金等举措,全村逐渐形成了“尚勤、尚德、尚学、尚法、尚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雷公田村的法治宣传栏(沈启照 摄)

“我们村一直很重视教育,孩子们学习自觉,根本不用家长操心。”村民杨胜堂的儿子读完博士后,现在铜仁工作。说起儿子的成才之路,杨胜堂满脸骄傲:“这都是村里好风气养出来的。”

2022年以来,该村利用村集体资金和社会爱心善款4.5万元,对全村72名考上本科的大学新生进行资助奖励,促进形成“培养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村寨”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培养出3名博士、5名研究生和百余名本科毕业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公职人员达100多人。此外,还有6名返乡创业人员,分别发展了烤烟、黄精、太子参等产业,带着乡亲们一起奔向更好的日子。

雷公田村村干在查看油茶长势(陈昆 摄)

从“政府送水”到“山泉入户”,从“老木房”到“小洋楼”,从“打工潮”到“返乡热”,从“脱贫路”到“振兴路”,雷公村用六年时间,让昔日的“穷山沟”蜕变为“产业兴、民风淳、治理优”的“幸福村”。2019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全州文明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州级示范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暮色渐浓,太阳能路灯点亮山间村道,农家小院飘出阵阵菜香,产业基地传来欢声笑语……该村正以蓬勃生机与活力,续写着新时代的动人故事。(周燕 陈昆)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