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黔东南实施五个标准,推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1-04 10:12:24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杨正海 点击: 评论:0

 近年来,黔东南州围绕“四新”抓“四化”,发挥标准引领和支撑作用,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组织地方标准、指导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制修订,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地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与国家标准编制取得新成效。黔东南州主导编制的《太子参种植技术规范》和《太子参种子、种根》两项国家标准于2021年5月21日正式发布,实现了主导编制国家标准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太子参标准的空白,增强了标准话语权,有力推动了太子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组织地方标准编制取得新成效。围绕“四化”、乡村振兴、林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黔东南组织制定省级地方标准和州级地方标准,目前,制定发布现行有效的省级地方标准有51项、州级地方标准242项,有力支撑农林种养殖、手工业、旅游服务、公共服务、节能等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指导团体标准推进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黔东南围绕“苗侗山珍”“酸汤”等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指导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制定发布“苗侗山珍”通用要求、食用种植业产品、食用畜牧产品、食用淡水产品、加工食品5项团体标准,指导黔东南茶油、腌肉、腌鱼团体标准文本编制,倾力打响“苗侗山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了区域知名度和形象;该品牌产品涵盖39个地标产品,200余种产品,远销江浙沪、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销售额预计达3亿元。制定发布《凯里酸汤 红酸汤》《凯里酸汤 白酸汤》及其生产技术规程4项团体标准,首次提出对酸度调节剂的限制使用,有效解决酸汤产品发酵时间长等卡脖子问题,推动酸汤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酸汤品牌,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取得新成效。近年来,黔东南推进台江西红柿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和雷山乌杆天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带动明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现,助推产业提质增效。雷山乌杆天麻种植面积达2.763万亩,覆盖全县8个乡镇54个行政村,该县注册天麻企业、合作社15家,种植大户18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余人,带动就业1500余人,全县年产量达1100吨以上,年产值8千万元以上。

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取得新成效。黔东南指导企业制定发布具有“领跑者”水平的“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企业标准7项。经与国家标准GB/T 34722-2007及国际标准(ISO13609-2014)对比,黔东南州7家企业的产品三项核心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指标水平。新增四项创新性指标(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均达到GB/T 35601-2017《绿色产品评价 人造板和木质地板》指标要求,体现黔东南州木工板产品高质、绿色、环保特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力推进木工板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正海)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