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贵州织金:种植小木耳绽开“致富花”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6-20 10:49:39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杨超 点击: 评论:0

  连日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黑土镇龙洞村木耳种植基地的黑木耳迎来丰收,村民正忙着采收、晾晒木耳,奏响夏日丰收乐章。

  木耳采摘现场(王春府 摄)

  走进基地,只见一垄垄黑色的地膜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菌棒,一朵朵肥嫩的黑木耳在菌棒上竞相绽放、长势喜人。

  “大家采摘木耳的时候要将整个菌棒提起来,采大留小,注意采摘的时候幼芽不要带下来。”在龙洞村支部副书记王兴义的指导下,10多名村民穿梭于菌棒之间,他们身手敏捷,采摘、搬运、晾晒木耳,动作一气呵成,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木耳采摘现场(王春府 摄)

  黑木耳的种植、采收、晾干等过程都由当地村民完成,该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群众不出村也能鼓起“钱袋子”。

  “我从一开始就在这里务工,一天有120元,一个月有3000多元,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的工作,我非常地高兴。”龙洞村村民李良友说。

  村民在晾晒木耳(王春府 摄)

  “今年我们的木耳种植基地试种面积25亩,一年可以收两季,一季能采7到8茬,每亩能产干木耳1200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一斤能卖26至30元。”王兴义介绍道,“明年我们计划扩大木耳种植规模,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更多的脱贫户、监测户加入其中,让木耳种植成为农户新的增收渠道。”

  村民在晾晒木耳(王春府 摄)

  近年来,织金县黑土镇立足本镇实际,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规模化种植、劳动务工等方式,有效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问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让农民稳定增收开辟了新途径。(杨超)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