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4月1日电(卢志佳)“有了这个‘乡村振兴服务站’之后,我办农行的业务不用专门跑去黎平县城了。”3月31日,中国农业银行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山水美宿设立的“乡村振兴服务站”揭牌,民宿经营户陆春美在服务站顺利办理了一笔“乡旅贷”业务,当地群众和商户自此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3月31日,农行位于贵州黎平肇兴侗寨的“乡村振兴服务站”揭牌。新华网 卢志佳 摄
肇兴侗寨被誉为“侗乡第一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近年来,肇兴侗寨发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这里成为贵州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2024年,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巨大的客流汇聚肇兴侗寨,多样的旅游业态随之兴起。据悉,目前肇兴侗寨有60多家传统工艺企业,时尚精美的侗乡好物从这里销往全国;430多家民宿餐饮企业,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宿服务。
3月31日,当地商户在农行位于贵州黎平肇兴侗寨的“乡村振兴服务站”内办理贷款业务。新华网 卢志佳 摄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发展要素,肇兴侗寨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撑。由于没有足够的金融服务网点,和陆春美一样,许多在肇兴侗寨从事旅游业的商户办理相关金融业务要从肇兴去往50公里外的黎平县城。“一来一去接近两个小时,很耽误时间,之前就想要是肇兴也可以办银行业务就好了。”陆春美说。
事实上,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在最基层的乡镇一直缺乏服务网点和服务人员,难以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资源支撑。
群众有需,农行有应。本着服务“三农”的初心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农行贵州省分行盘活内外资源,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上先行先试。贵州各地支行利用供销社、村委会、企业等基层组织的场地,创新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服务站”。
3月31日,群众在农行位于贵州黎平肇兴侗寨的“乡村振兴服务站”内办理业务。新华网 卢志佳 摄
“在‘乡村振兴服务站’,我们可以为当地的商户、群众和游客一站式办理开户、转账、查询、缴费等综合金融服务,未来还会推出外币兑换服务。”农行黎平县支行副行长吴显华介绍,支行还将成立“乡村振兴服务队”,每周固定时间驻扎服务站开展服务,“除了办理相关业务,这支服务队还将走村入户,广泛收集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户的融资需求,同步开展反电信诈骗、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传”。
据悉,在农村便民金融服务规划中,农行贵州省分行不仅要打造“乡村振兴服务站”,还将重点依托惠农通服务点,与供销社、村委会等构建协同机制,通过“乡村振兴服务站+乡镇营业网点+惠农通服务网点”三位一体服务模式,让更多惠民利民的金融政策和产品“通村达寨”,打通乡村振兴的“金融血脉”。
截至3月31日,该行在贵州省内共设立“乡村振兴服务站”19个,累计完成授信4200万元,已发放贷款3200万元。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