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科技频道  
激发“创新遵义”活力,遵义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6-01 16:02:18 来源: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作者:石影 点击: 评论:0

  5月25日至6月1日,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遵义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扣全省科技工作“两项行动”部署,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全社会R&D(研发)投入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五大工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遵义成功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连续2年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表扬……科技创新的多向发力,正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开花结果。

  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的遵义生态环境研究院实验室

生态优化 搭建科技创新矩阵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为先。

  遵义市以《遵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蓝图,围绕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平台载体、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协同创新等方面,强化政策供给,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遵义市印发了《遵义市市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形成“1+N”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科研人员“松绑+放权+激励”,推动全社会创新创造能力不断提升。目前,遵义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超过23亿元,排名全省第二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遵义市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全市由11714名研发人员构成的科技创新队伍中,培育了“贵州省特种金属线缆研发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140个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其中省级39个,市级101个),拥有国家级科技人才4人,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301人。

  作为全省层次最高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一,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是全省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技创新人才予以支持的重大工程。该计划每年遴选一批,分“十、百、千”三个层次进行培养。

  计划启动实施以来,遵义市入选“十”层次人才3人、“百”层次26人、“千”层次272人,他们分布于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及其它事业单位,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军力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遵义铝业电解铝生产厂房

平台完善 做强科技创新引擎

  位于桐梓县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贵州娄山关经开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围绕大数据及电子信息、生态特色食品、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区域重点产业,形成了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政策咨询、知识产权、技术服务及培训交流六大核心服务版块,累计孵化企业及创业团队200余家。

  这样的科技创新平台,在全市比比皆是。

  遵义市坚持以建强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打造了189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包括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及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高新区,44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搭建起科技创新的强力引擎。

  在建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遵义市还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不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印发了《遵义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构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落实企业研发支出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近8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科技型企业达35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87家。

成果转化 向科技要产能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力量转为发展力量的关键。近年来,遵义市在多个领域实施“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

  卓豪农业科研-育苗基地的小白菜育苗

  向农业科技要产能——

  全市持续推动优良品种选育、高效生产技术等农业技术运用,项目区内粮油单产水平提高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近六成。

  向工业科技要产能——

  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实现产业突破。仅去年全市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向旅游科技要产能——

  将新技术和文旅产业融合,推动文旅业态升级。遵义智慧旅游系统成功入选“贵州省智慧旅游典型案例”,实现旅游收入增长近50%。

  向建筑科技要产能——

  通过新建项目运用可再生能源、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等,实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84.1%。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竣工面积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向数字科技要产能——

  聚焦数字服务、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产业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和重点产业典型场景结合建设。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均居全省第二,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科技兴则城市兴,科技强则城市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遵义扛起高质量发展使命重任,继续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这一主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遵义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继续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工程、全社会R&D投入提升工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持续壮大创新主体,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巩固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石影)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科技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