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点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乌撒大地的民族文化盛典——2016中国·威宁第二届“撮泰吉”旅游文化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支嘎阿鲁学术研讨会全纪实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7-30 14:43:44 来源:彝族人网 作者:黄平山 点击: 评论:0

 

神秘的“撮泰吉”表演


舞台上的“撮泰吉”表演
 
  “撮泰吉”原是彝族民众祭祀祖先、祝平安、祈丰收的仪式,今主要留存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后逐渐演变为戏剧形态。
 

“撮泰吉”是彝族戏剧的活化石
 
  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撮泰吉”意思是“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变人戏”。“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撮泰吉”也是彝族人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回来保佑后裔的以舞祭祀仪式,希望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2006年5月,“撮泰吉”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被专家学者誉为“戏剧活化石”,是威宁彝族文化的一张名片。
 
专家学者聚集,探讨支嘎阿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支嘎阿鲁是川滇黔桂四省区彝族共同认同的始祖。据彝文巨著《彝族源流》和《西南彝志》的有关记载,支嘎阿鲁是彝族上古以鹰为图腾的先民部落"古滇国"的部落君长,他的历史影响遍及川滇黔桂四省广大彝区,众多彝人都以其为自己的祖先。
 

支嘎阿鲁学术研讨会现场


参加研讨会的代表

本届支嘎阿鲁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数十篇,编印了论文集。与会的彝学专家学者围绕“支嘎阿鲁”这一文化主题,就西南五省区支嘎阿鲁文化的学术研究进行了探讨,通过交流碰撞,对“支嘎阿鲁”在彝族历史、社会、民族、民俗、宗教、哲学、经济、艺术等诸门类的意义和价值探索研究,梳理偏误,正本清源,寻求共识,共谋彝族传统文化的统一协调发展之路。


研讨会分组讨论


研讨会分组讨论


研讨会上贵州民族出版社的彝学出版成果展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