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点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时尚+科技让文物和艺术流行起来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9-08 19:45: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璇 点击: 评论:0

 

 

 

 

  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博机构的共识,而恰逢文创产业的兴起,博物馆借开发文创产品让文物和艺术不断流行起来。近两年来,以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文博机构在文物衍生产品的研发上颇为用力,博物馆里高大上的艺术珍品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嫁接,十分接地气。不仅赋予文物艺术品新的活力,也带动了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形成了良性互动。此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以更为亲民的方式与公众互动,“青铜的味道”、“说唱迎春”、“你好·上古”等系列活动在为公众献上一场场网络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一部分直呼“停不下来”的“剁手党”的关注。博物馆巧妙精致、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引发了时尚流行,也实现了大众教育和市场经营的双丰收。

 

  “时尚文创”让文物活起来

 

  身处创新为主流的时代,今天的博物馆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如何架构起藏品与新时代观众的桥梁,更值得探究与思索。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馆藏文物达4000万件(套),虽然馆藏数量丰富却展出率较低。问题不仅在博物馆,像中国美术馆藏有10多万件美术作品,却因为材料的物质因素,有些作品逐渐变质,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无法抵挡在客观规律中消逝。而早在2013年,国家文物局对央地共建的9个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出率进行统计,其中最高的不足5%,最低的仅1.2%,平均不足2.8%。因此,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提高利用率,成为国内各大博物馆难以逃避的话题。

 

  今年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再次对文物工作提出“让文物活起来”引来文博界一片叫好。“让文物活起来”激活了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文创产品”无疑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和具体的注脚。

 

  从去年因《清明上河图》上演的“故宫跑”,到今年的“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展”的火爆,种种现象都说明:大众对中华文化遗存始终抱有极大兴趣和热情,也折射出文物尤其是国宝级文物艺术品与普通人的距离。从收藏展示、普及大众的简单传播到传承文化、提升审美、滋养道德的当代转换,文物艺术品的“活”化之路需要共识,也期待共建。


  带“国宝”走入寻常百姓家

 

  福如意行李吊牌、大盂鼎餐垫、四羊方尊硅胶U盘、琉璃玉凤项链……在有着“中华文明祠堂和祖庙”之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款款文化创意产品成为了公众的“新宠”。假使时间回溯至五六年前,人们在“国博”里能看到的文创产品还只是简单的复制书画、瓷器、铜器等。而今,一款款制作精良、雅俗共赏的文创产品却将“创”字发挥到极致,文物卸去时间的尘埃和神秘的面纱,在公众的生活、审美和需求中搭建起一座文化的桥梁。

 

  而今,开发馆藏文物140余件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1600余款,涵盖贵金属、玉石、瓷器、书画等数十个门类——都是国家博物馆文创产品专业设计团队所取得的成就。以仰韶文化陶鹰鼎为原型设计的香炉,以商周三联甗为原型设计的调味罐,以东汉陶船为原型设计的茶具……厚重的文化转化为轻松时尚的方式传递给大众,不再“正襟危坐”、“高居庙堂”,而是变得轻盈生动,进入寻常百姓家。

 

  针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和传播,业界专家表示,文创产品发展的规模化还要结合市场特点探寻模式。而发展文创产品,需要解决艺术授权问题,突破“博物馆资源只能为博物馆所用”的局限。通过将艺术作品著作权等授予被授权者使用,提高艺术品的复制、传递效率和范围,让名画、陶瓷等古典艺术珍品走进千家万户。2016年年初,国博在全国博物馆业率先打造“中国文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计划将馆藏可授权文物的设计版权向全社会公开,通过确权和授权,吸引设计师和投资人。这一做法将让文物在文创产业市场中找到应有位置,通过文创产品最大化地传递文物背后的中华文明。

 

  时尚化的博物馆艺术衍生品

 

  在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首批入选名单中,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十家单位入选。从家具、贵金属、陶器到手机壳、耳机、便签、橡皮等产品研发,从手机APP、微信到电商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吸引大批粉丝追捧的同时,也普及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知识。

 

  让观众“把国宝文明带回家”,且“在使用中了解国宝”,博物馆的“文创生意”在中国掀起一股风潮:恭王府的“福”文化系列产品受到年轻人热捧,年经营收入已经突破7000万元;“朝珠耳机”、“皇帝折扇”、“花翎伞”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走红网络,人们戏言600岁高龄的紫禁城也可以如此之“萌”;湖南省博物馆自主开发的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依据,在产品的外观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功能原理等方面参照了出土文物中的医简、帛书、帛画等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研发而成。

 

  截至2015年年底,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故宫的文创产品销售额也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10亿元。在此之前,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展示范围仅限于不足800平方米的馆内柜台,如今已实现产值22亿元。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文化产业被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对于依赖输血的博物馆体系而言,通过挖掘文物内涵增加自身造血能力也是“钱”景无限,而将文创产品上升到产业层面,更是一条充满探索的新路。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