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
近日,记者在西秀区杨武乡山间田野看到,不少菜农正在给地里的蔬菜苗浇水、施肥,细心开展蔬菜田间管护工作,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该乡杨武居委会大寨村民组,通往安紫高速收费站的公路旁,蔬菜种植大户刘武涛和妻子带着几名工人忙碌在近百亩蔬菜种植基地里。路基下方,有粗大的塑料水管从小水塘中连通到菜地边,方便工人取水;路边成堆的竹竿,过段时间将成为瓜藤攀爬的架子。
刘武涛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给瓜苗浇水溶肥,确保瓜苗茁壮生长、按时开花结果、尽早采收上市,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增“鲜”。
“立夏时节,气温升高,蔬菜进入生长旺季。这个时候,做好水肥管理是蔬菜丰产丰收的关键。”刘武涛说,他家在杨武乡种植近4亩苦瓜,30多亩毛节瓜以及60亩丝瓜。“除了这里,我们也在普定、六枝种了菜,总共有近300亩。”他补充道。
为接轨市场、拓宽销路,刘武涛引进并试种了苦瓜新品种白珍珠、油瓜,其特征是口感好、品质好,多用于煲汤食用,有清热降火、促进消化等作用。他说:“在其它地方试种下来,亩产量在8千斤至1万斤之间,凭这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我想亩产8千斤不是问题。等我试种成功了,就可以通过示范带着当地农户一起种了。”
刘武涛种植的毛节瓜属于短毛型瓜,个大体粗,亩产一般在1万斤左右,高产情况下可达1.2万斤,平均亩产值1.5万元。“我们选择的优质品种丝瓜,在这里种出来,预计亩产量也有8千斤到1万斤,市场好的情况下,亩产值可达3万多元。”他说,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是他们选择到杨武乡发展蔬菜产业的原因。
种植蔬菜,助农增收。自春种以来,刘武涛的蔬菜产业目前已吸纳杨武居委会周边群众务工300多人次,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就业助力当地群众增收9万多元,到该季蔬菜采收结束,预计可带动群众就业增收10多万元。
正在用喷雾器施水溶肥的柏文春是石坪村村民,跟着刘武涛种瓜已有一段时间,她高兴道:“栽菜、施肥很简单,一天有100元工钱,关键还能学到不少种植技术,以后自己种菜的时候大有用处。”
“我们的菜6月采收,几种瓜相差4到6天进入上市期,6月20日左右就会迎来采收盛期,到时候是最忙的。”刘武涛说,他们在广东东莞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设有档口,采收的蔬菜将通过冷链物流车快速送到东莞,分销至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端上当地市民群众的餐桌。“这几年来,我们种出的绿色蔬菜在那边卖得很好。”刘武涛自信道。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