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家乡话讲政策,听得亲切又实在!”井郎村潘大爷的一句感慨,道出了地坪镇殡葬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的独特魅力。近日,该镇在镇政府门口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以“乡音传政策、乡韵润民心”的方式,让文明殡葬理念从“纸上条文”走进群众心里。
为让政策真正“入耳入心”,镇里组建了由苗、侗、瑶族干部构成的乡音宣讲组,创新采用“民族语言+普通话”双语模式。苗族干部用苗语解读丧事简办要求,侗族干部以侗话讲清文明祭扫的环保意义,瑶族干部用瑶语分享真实案例,没有照本宣科的生硬,只有接地气的“家常话”,现场群众听得认真、议得热烈,政策要点入脑入心。
宣传资料也充满“烟火气”。工作人员围绕群众日常起居、节日祭扫场景,制作图文并茂的材料,发放时遇到不识字的老人,便用方言逐句解读,把厚葬薄养的弊端、文明祭扫的好处讲得明明白白,让文明理念自然融入生活。
活动更注重互动聚民心。现场设咨询区和意见台,工作人员用“拉家常”的方式解答疑问。针对部分群众“简办丧事怕被笑话”的顾虑,结合村规民约举例——有的村寨推行文明治丧后,村民省下铺张的钱改善生活、赡养老人,彻底打消了大家的担忧。
此次活动发放资料320余份,接待咨询160余人次。下一步,地坪镇将继续以“乡音搭台、乡韵唱戏”,结合“花桥节”“芦笙节”等民族节日深入村寨宣讲,让文明殡葬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石磊 姚进忠)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