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驻村第一书记陆瑶芳:扎根黎平草坪村 半年干出“增收答卷”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11-09 23:02:11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杨再新 姚进忠 点击: 评论:0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洪州镇草坪村,一条宽阔省道穿村而过,道路两侧田坝相连、庄稼丰茂,山间杉树、茶油树、楠竹郁郁葱葱——这是县林业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陆瑶芳初到这里时,印在心底的乡村画卷。自驻村帮扶近半年来,她以“安心、静心、用心”的姿态扎根基层,从走村入户摸实情,到聚焦产业谋发展,用实干为山乡振兴注入“巾帼动能”。

  走村入户“打底子”:摸清村情才能解民忧

  “既来之则安之,慢慢熟悉嘛!”面对村干部“食宿条件一般,委屈你了”的善意关切,陆瑶芳的回应干脆又坚定。她深知,驻村工作的第一步是“接地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村首日,她便带着笔记本开启走村入户模式,哪家人口多、哪户孩子上学有困难、哪户是重点帮扶对象,都被她密密麻麻记录在册。

  “不求一天摸清所有情况,但求每天都有进展。”陆瑶芳给自己定下目标:用3个月时间走遍村里重点户,把村情民意摸准摸透。靠着一次次上门走访、一场场促膝交谈,她不仅快速融入村民生活,更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群众眼中“知根知底的自家人”。

  聚焦钩藤“出点子”:抱团发展鼓起钱袋子

  驻村不久,陆瑶芳发现草坪村的路边、田间、房前屋后,生长着许多枝粗钩大的低矮阔叶植物。经村干部和村民介绍才得知,这是当地主打产业之一的钩藤——得益于村里充足的阳光、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再加上村民科学栽培、精细管理,这里的钩藤品质上乘,且种植成本低、收成快、市场价值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

  如何让钩藤产业“提质增收”?陆瑶芳迅速召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依托村级合作社,统一对接收购商”的思路。“以合作社名义谈收购,既能整合全村资源,还能争取更优价格。”她的提议得到一致认可,大家还进一步商议起“申请专属标识、打造钩藤品牌”的长远计划。

  据统计,草坪村现有钩藤种植面积420多亩,2025年预计采收干钩藤7.6万多斤,按每斤28元的收购价计算,仅此一项就能为全村带来212万元收入,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深耕油茶“找路子”:技术+渠道激活老产业

  “油茶花与果实并生,要经过一年多孕育才能成熟。”在入户走访时,陆瑶芳常向同事介绍油茶特性——驻村前,她就牢记“培育油茶产业,拓宽林业助农增收渠道”的工作方向。草坪村种植油茶已有多年历史,1000余亩油茶林不仅是村民生活用油的来源,更是重要的增收途径。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自给自足”已无法满足村民“提产量、增收入”的新期待。

  为破解油茶产业发展瓶颈,陆瑶芳主动对接派出单位,邀请林业技术骨干到村开展专项培训。从除草施肥、剪枝整形,到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摘存储,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学,让村民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以前以为多施肥就行,听了课才知道油茶种植有这么多门道!”村民黄真杰培训后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自家油茶产量不如别处的症结所在。

  除了送技术,陆瑶芳还积极“牵线搭桥”,先后联系贵州久晟油茶科技有限公司、黎平县霞宇油脂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村里打通了稳定的油茶销售渠道。2025年,草坪村预计采收茶油籽25万多斤,按每斤6元计算,将为全村带来150余万元收入,让这一“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如今,陆瑶芳的驻村工作仍在继续。接下来,她计划围绕营造林技术、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继续开展惠民培训,持续用好单位资源、宣传好国家政策,让更多发展红利惠及草坪村村民,用坚守与担当续写山乡振兴的巾帼篇章。

  (杨再新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