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文化遗产  
央媒看贵州 |《人民日报》刊文聚焦贵州省博物馆“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3-06 15:10:3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应腾 点击: 评论:0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应腾)2024年3月1日,《人民日报》文化遗产版刊登文章《用文物讲好历史和当代故事》。聚焦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

具体报道如下——

  2024年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与观众见面了。

  这是一个历时近3年精心打造的重磅展览,是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这也是一个服务于未来10年的常设展览,展览面积近6000平方米,展线长约两公里,展出各类文物3500多件(套),其中一、二、三级文物1156件(套),约80%的文物为首次亮相。贵州省博物馆首次将多年的考古成果与丰厚的历史文献相融通,诠释贵州通史。

  展览展出的东汉铜车马。贵州省博物馆供图

  除序厅和尾厅外,展览共分6个部分,按时间顺序,分别是:“洞天岁月 星光闪耀——史前时期”“青铜之光 华夏一脉——先秦时期”“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兼容并包 因俗而治——隋唐宋元”“国之战略 设省而治——明代贵州”和“黔境定格 社会开新——清代贵州”。

  考古资料大大延伸了时代的长度。黔西观音洞遗址是贵州首个发现并试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由此揭开了贵州史前考古的序幕。迄今已发现史前遗址近500处,数量之多,居全国前列。观音洞遗址下层堆积年代可上溯至距今20万年左右,与距今30万年左右的盘县大洞遗址同属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距今3000年左右,贵州高原出现了青铜冶铸技术,毕节青场遗址发现了石范,威宁中水鸡公山遗址出土了精美的铜锛。距今2000年左右,夜郎崛起,将土著文化推向高峰。随着秦汉王朝经营西南夷,也加快了贵州地域融入华夏的历史步伐。

  早期的茶具——南朝带盖铜托杯。贵州省博物馆供图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随卫所移民的大量涌入,贵州地域开始广泛种植棉花,少数民族亦纺棉为衣,蜡染为饰。入清之后,随着改土归流的推进及疆域的调整,黔境定格。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立于甲秀楼前的纪功铁柱,见证了鄂尔泰改土归流的血雨腥风。此次展览,强调以史为鉴,进而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这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展览得到了上百名专家、学者的支持,专门组建了由11名资深学者组成的改陈专家委员会,由学者顾久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作为博物馆最主要的基本陈列,承担着向观众讲好一地历史与特色文化的使命。除了有重要价值的出土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的嵌入、艺术场景的呈现及多媒体的运用等均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除了贵州省博物馆自身的馆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川大学以及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黔西南州博物馆、赫章县文物局等数十家单位施以援手,无偿提供了藏品和资料的支持。海龙囤、招果洞、大松山等一批曾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重要考古的立体展示(文物+场景+影像),使观众终于能够在媒体报道的热度中“似是故人来”般近距离领略考古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兴仁和兴义出土的两辆东汉铜车马,在近2000年后,首次联袂展出。

  赓续文脉,讴歌时代精神,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是贵州省博物馆不懈的追求。抓住改陈的契机,建馆71年的贵州省博物馆,正焕发出青春活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文化遗产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