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悄然唤醒大地。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一株树龄650余年的古玉兰含苞待放,这年复一年的春之约惊羡了多少目光,为七星关平添了几分春色与魅力。
七星关区是毕节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就是原毕节县。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县改为毕节市(县级);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毕节市,原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关区。
关于“毕节”这个地名的来源,有多种记载。据乾隆版《毕节县志》卷之一“形胜”记载:“自元时已设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名曰毕节。”意思是:毕节地处三省要道,建驿站时本来是没有名称的,因建驿站时正好是除夕,所以就将其称为“毕节”,取“毕于此节”之意。
一株玉兰树以年复一年的美丽绽放与毕节城相守600余载,至今树龄高达650余年依然枝干遒劲:古玉兰树以600余次的美丽绽放守护着毕节,见证了毕节的沧海桑田依然美丽如初。如今,纯洁、高贵的玉兰树已经在七星关的大街小巷扎下了根,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玉兰开。生活在这方土地的人们对玉兰之爱已经刻骨铭心,玉兰已经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七星关的美丽标识和幸福音符。
古玉兰与毕节城的旷世情缘始于何时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位于毕节城郊(今毕节市七星关区三板桥街道灵峰社区)的灵峰寺,在回望历史中追寻古玉兰与毕节的绵绵情愫。
历史烟云中的毕节灵峰寺
毕节城郊约5公里处有一座灵峰山,此山峻峰插天、奇特险怪,素为人们观测晴雨的标识。“有雾即雨,无云即主天将晴明”,灵峰的“灵”即以此得名。
灵峰山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灵峰寺。据《毕节地区通志》记载:明清以来多有皇帝名宦题额,明成祖朱棣曾以“御甲全黔”的御诰封赐灵峰寺;原来的山门上,是清乾隆皇帝御赐题额“白云古刹”。灵峰寺一直吸引着文人墨客、名流雅士的目光,《毕节县志》(乾隆同治光绪校注本)中收录了很多赞美灵峰寺的诗文。
《毕节地区通志》封面。(资料图片)
灵峰寺最神奇之处还在于古树。据史料记载:1368年建寺之初便种植了杉树两株、白玉兰两株于大殿前。600多年过去了,杉树郁郁葱葱;白玉兰年年繁花似锦。两株玉兰高大挺拔,历经几个世纪的雨雪风霜,依然相依相伴,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玉兰夫妻树”。玉兰树高20余丈、直径0.7米,经专家鉴定为全国居于树龄榜前列的玉兰。每年春天玉兰花开的时候,灵峰寺游人如云。目睹古玉兰绽放,让很多市民和游人十分期待;古玉兰树花白而厚,蕊为淡黄色,香气浓郁,花期20天左右,花谢后更是枝繁叶茂至深秋。
一个春日的午后,笔者来到灵峰山,拜谒灵峰寺。沿着石阶走进寺门,跃入眼帘的是正殿左侧的一株高大挺拔的玉兰树,在蓝天下已然可见一个个的花蕾,再过些时日,一定是满树繁花。大殿右侧是一株补植的玉兰树,“玉兰夫妻树”中的一株在相伴毕节城640余载后,于2011年染病枯死,遗憾之情不禁涌上心头。寺内残存的《灵峰百福讲寺碑》等文物见证着灵峰寺悠久的历史与曾经的辉煌。
玉兰花与一座城市的奇缘
1981年,灵峰寺的古玉兰被毕节县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文物。1999年,毕节市(县级市)人民政府批准重修灵峰寺,恢复了前殿、厢房、大雄宝殿及围墙山门等,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2016年1月,灵峰寺成为了毕节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灵峰寺在距今600多年间,经历了三次大的修整。而建寺时种下的两株玉兰树,却不惧岁月风霜,蓬勃生长,让600多年的时光凝固在她的花开花落间,年复一年把恣意绽放的灿烂与沁人心脾的清香送给这座城市。灵峰寺的玉兰花成了毕节人心中最美的风景。
每年春天,玉兰花迎着春风绽放,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溅的浪花。白玉兰高高地绽放在枝头上,没有绿叶,只是一朵朵白得有些清透的花瓣,在蓝天下轻盈而美好。
因为有灵峰寺古玉兰与毕节的这份旷世奇缘,毕节人自然而然地爱上了玉兰。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撤县设市,新诞生的毕节市应该选择什么花作为市花呢?当这个问题通过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市民征求意见时,各界群众的选择惊人相似:玉兰花!
1994年2月,玉兰花被毕节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为毕节市花,白色玉兰花瓣成为市徽图案的重要元素。这是古玉兰与毕节城相守600余年非凡情缘的延续与升华,更是几个世纪深厚人文情感的积淀与共鸣。
此情绵绵 守候花开
灵峰寺的古玉兰树,历经650多年,守护着灵峰寺,依偎着毕节城。如今,虽然只剩下一株,依然花蕾满枝,守护着与这座城市的约定。“静候花开”成了毕节人年复一年春天里最美的心愿。
毕节灵峰寺盛开的玉兰花。魏运生 摄
1994年,戴上“市花”的桂冠之后,玉兰与毕节的情缘更加深厚。玉兰更广泛地进入了毕节城的各个区域,在道路中央绿化带、公园、河道,玉兰成为了行道树,春日里走在毕节街头,时时能嗅到玉兰的清香。
因为古玉兰,毕节人爱屋及乌,爱上了各种品种的玉兰,白玉兰自然是毕节人的最爱,在毕节城内各处可见;紫玉兰也得到大量种植。白玉兰是落叶乔木,紫玉兰是落叶灌木,白玉兰一般在每年的2—3月开花,紫玉兰一般在每年的3—4月开花,不同的玉兰给了毕节不同的风景;还有花瓣为浅红色至深红色的二乔玉兰及花朵硕大、香味浓郁的广玉兰等,共同扮靓毕节城,让整个城市成了一个玉兰花海。
2011年,毕节撤地设市,原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关区。行走在七星关城区街道,随处可见玉兰,那一缕缕玉兰花香已经成为毕节人心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七星关区绿色底蕴更厚重,而玉兰始终陪伴着这座城市成长。
据毕节市七星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绿化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七星关城区有玉兰树1万株以上。除去单位院落和住户庭院分散种植的外,规模以上种植的行道树、道路中央绿化带、公园内绿植、城区倒天河河道树共有7542株。在七星关区2023年、2024年已建成的38个口袋公园内,玉兰美丽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从灵峰寺那株树龄650余年、陪伴毕节几个世纪的古玉兰所赋予的厚重文化底蕴,到玉兰得到毕节人的情感认同、在众望所归中戴上“毕节市花”桂冠,再到其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七星关幸福标识,这是怎样的一份旷世奇缘?又是怎样一幅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人文与社会发展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浩帙长卷?!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