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越过长江上游色俄龙江的巴颜喀喇山,其东面的安沁岗及多拉两山,取其山名之首字,合而称之为安多。安多地区主要由藏族的大小部落成构成。土蕃时期,镇守尖扎地域(今青海省境尖扎县等地)的大将叫“拉尖巴”,拉尖巴的子孙等亲属长期统治这片区域,在尖扎,“扎”在藏语中表示“子孙”的意思,因此,这片区域得名为“尖扎”。据《黄南藏族自治州志》记载,尖扎分阴阳两地,分居黄河两岸。尖扎明朝归贵徳守御千户所辖,清代归贵徳厅辖。清朝初期尖扎各族包括在贵徳所属的农业二十四族、牧业十九族,其中昂拉族是早期形成的部落,解放前仍有昂拉八庄之称,实际上是八个小部落,即昂拉、雷松、措玉、能科、当索、雷什刚、尖扎滩、羊直等八部落。羊直部落,今汉译音有元治、元者、元智、羊智、雍智等。
第一世雍智仓诞生在羊智部落的一个牧民家庭,善知识自幼年开始便显现出对佛法的浓厚兴趣,跟随诸位大德学习显密经典,后赴拉萨哲蚌寺修学,获得拉然巴学位。此后,善知识回到出生地,居于家乡的山林里的山洞中,像先贤一样潜心修行,被当地僧俗尊称为“雍智拉然巴”。
第二世雍智仓・洛桑年智合转世于原来的部落,自幼在拉茂德千寺勤奋攻读《菩提道次精要》、《时轮》、《甘珠尔》大藏经等,不间断地修学胜乐、密集、大威德三本尊,享有广博贤名,究竟圆满。第二世雍智仓在拉茂德千寺担任堪布之职,大力弘扬《般若八千颂》《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等教授、传授金刚鬘灌顶等。著有《三戒广释》等许多经籍。他曾是夏玛尔佛、智干仓等多位活佛的大经师,赛康巴大师和松巴堪布都曾前来拜谒求教。晚年时,回到第一世雍智仓曾经修行的寂静之所闭关修行。
第三世雍智仓・洛桑年智嘉措,于水蛇年(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出生,父名才太尔,母名坎卓。洛桑年智嘉措先入拉茂德千寺学经,聆听赛康巴大师和塔秀阿阇黎等讲传的经法,后在拉卜楞寺院,拜喜饶嘉措尊者为师,并先后任古日寺和拉茂德千寺的堪布,大力弘扬佛法。
第四世雍智仓,三十岁时,即水狗年(公元1862年,清同治元年,壬戌),任拉茂德千寺堪布。
第八世雍智仓・洛桑丹巴加措出生于今青海省共和县元者村,被认定为第七世雍智仓的转世灵童,赴拉茂德千寺学习,像前几世雍智仓一样勤奋精进,遍学显密经典,担任拉茂德千寺的堪布。洛桑丹巴加措长期居住在自己的寺庙贵德县周屯寺,应当地信众之愿,举行各类弘法活动,并经常被家乡青海湖畔的信众迎请至当地,进行讲经说法、灌顶祈福等佛事活动,声名远播。1984年,第八世雍智仓・洛桑丹巴加措在其家乡青海湖圆寂。
第九世雍智仓・洛桑嘉华尖措,出生于青海省尖扎县。1998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被拉茂雍增仁波切・洛桑克珠嘉措认定为周屯寺寺主第八世雍智活佛的转世灵童,法号,雍智仓,法名,洛桑嘉华尖措。同年,迎请至贵德县周屯寺举行坐床仪式。随后前往拉茂德千寺,在雍增仁波切的悉心教导下学习经文。2009年,前往甘肃拉卜楞寺,跟随宗智尖措大师、久美华丹加措大师、十一世班禅大师经师加羊加措格西等多位善知识学习显密教法。2014年,获得般若然绛巴学位。2014年至2020年在甘肃拉卜楞寺继续学习中观、俱舍等五部大论。2020年,考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拓然巴”高级学衔班。20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拓然巴”高级学衔。同年,当选青海省贵德县佛教协会会长。2024年,当选青海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