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贵州独山:打糍粑 品年味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1-29 17:05:54 来源:央广网 作者:柏玉迪 点击: 评论:0

  年粑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寓意着团团圆圆、生活美满幸福。年粑有很多种类,金黄的苞谷粑和小米粑、褐色的高粱粑、红色的红豆粑等,最常见的是纯糯米打成的糍粑,白白圆圆,一垛一垛地码着,像摞起的一个个圆圆的月亮。

  打糍粑现场(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准备过年了,我们今天打糍粑,热闹一下家里,打糍粑过节是我们每年的风俗。”独山县麻万镇三里村拉抹组村民韦荣才说,以前在独山乡村,几乎每家房前屋后都放有一个粑槽。一到年底,就成了粑槽的主场,一槌一打间,软糯香甜的糍粑热腾腾出炉了。

  跟着走进韦荣才家中,灶房里最为热闹,灶膛里的柴火“噼里啪啦”地响着,摇曳的火光忽闪忽闪,大家正把浸泡了一天的糯米倒入木蒸笼进行蒸煮。一会儿,蒸笼滋滋地冒起了热气,糯米的清香从蒸笼的缝隙丝丝缕缕地散发出来,很快弥漫整个屋子。

  “糯米饭熟喽!”随着灶台前喊声响起,韦荣才立马起身把蒸笼搬到自家粑槽前,再仔细把热腾腾的糯米饭倒进抹了一遍菜籽油的粑槽里,大家先是用槌头把槽里的糯米使劲揉烂,才开始打糍粑。

  打糍粑是个力气活,在独山,当家里人手不够时,周边的亲戚朋友、邻里乡亲都会主动前来帮忙,大家你一槌、我一槌,总能准确无误地打在槽里的糯米上,嘴里还不时发出“嗨!嗨!”的吆喝声,一直打到不见一粒碎米,能拉扯起长长的糯米细丝为止。

  “吃了糍粑,又长一岁喽。”槌头方止,韦荣才就立马揪起一团软糯的糍粑,送进了早就等候在身边的孩童口中。刚打出的糍粑还十分温热,入口即化,别有一番风味,最受老人小孩的喜欢。

  孩子们和大人一起动手捏糍粑(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糯米打好后,大家会在手心抹上煮好的蛋黄,防止粘手。随后,再将糍粑从粑槽中取出,放在洗净备好的布上,揪下一团,捏成圆形,间隔适度地摆放在布上,再用力压上两分钟,一个个又圆又白的糍粑便惊艳亮相了。压好后,再一个个地翻动,直到糍粑冷却变硬,就可收好储存,等到过年时拿出来煎或烤着吃。

  如今,随着生活便利程度越来越高,街上随处都可以买到各类糍粑,选择自己打糍粑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在独山乡村,春节前夕总还会有几户人家打糍粑,在这些淳朴的劳动人民心中,打糍粑不仅是新年的前奏,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也许更是大家对新年的一种期待与祝福。(柏玉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