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别称“汤团”或“浮圆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最具特色的食物。汤圆或汤团或“浮圆子”所寄寓的团团圆圆,表达了从古至今人民对团圆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期盼。
吕卫红与吕越悦“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南宋姜夔《咏元宵》),“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南宋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汤圆起源于宋朝时的明州地区——今浙江省宁波市:当地百姓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面成圆团,煮熟适度冷却后再食用,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
近日,在今天的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就有这样一种“宁波汤圆”的正宗嫡传——“悦悦汤圆”,近百年来却“养在深闺”少人识。毕节 “悦悦汤圆”的第一代传人,是出生在今浙江省宁波市代管的县级慈溪市的尹正帮(1904—1971)。抗战期间,尹正帮及其姐定居于今七星关区北部的对坡镇,靠经商富甲一方。在其私家马帮驮销川滇边界地区的商品种类中,最受顾客欢迎的一种,便是这种“宁波汤圆馅”。尹正帮的女儿尹发莲,传承父亲和姑姑的“宁波汤圆馅”制作秘方,除传统的精选猪板油“富油芯子”外,还加入适量冰糖、玫瑰、芝麻、花生,使其更加香甜可口,回味隽永。
尹发莲被父母许配给对坡青年吕玉玺。1950年,吕玉玺进入原毕节地区公安处工作,尹发莲也随之从对坡迁住毕节城内,直到2015年逝世。尹发莲生前,“吕老妈汤圆”已在吕家的亲戚朋友圈内口碑相传,吃了一次就还想吃第二次第三次……尹发莲老人辞世前,给儿女留下一个遗愿:在毕节城内创建一家汤圆小吃店,如果赚了钱,就尽可能的捐建学校。所幸其汤圆馅制作秘方和汤圆制作工艺,均由其五女吕卫红母女忠实传承。现已年近六旬的吕卫红,一直为未能实现母亲的开店遗愿而深感遗憾。
吕越悦是吕卫红爱女,今年27岁,原本已在杭州就职并安居乐业。她继承了外曾祖父、祖母、母亲三代传承近百年的“宁波汤圆”制作秘方工艺,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了母亲和家人不能实现祖母遗愿的紧迫和焦灼,于是毅然决然从杭州辞职返回毕节故土家园……。“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在著名小吃“毕节汤圆”为数不多的店面中,又将增加一家“宁波汤圆”的正宗嫡传——毕节“悦悦汤圆”,朋友们将用舌尖品味来自宋朝的汤圆味道!
(翟显长 图片整理 糜林 杨华 王春)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