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请品尝来自宋朝的味道—— 毕节“悦悦汤圆”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2-26 20:40:00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翟显长 点击: 评论:0

  汤圆,别称“汤团”或“浮圆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最具特色的食物。汤圆或汤团或“浮圆子”所寄寓的团团圆圆,表达了从古至今人民对团圆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期盼。

  吕卫红与吕越悦“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南宋姜夔《咏元宵》),“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南宋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汤圆起源于宋朝时的明州地区——今浙江省宁波市:当地百姓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面成圆团,煮熟适度冷却后再食用,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

  近日,在今天的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就有这样一种“宁波汤圆”的正宗嫡传——“悦悦汤圆”,近百年来却“养在深闺”少人识。毕节 “悦悦汤圆”的第一代传人,是出生在今浙江省宁波市代管的县级慈溪市的尹正帮(1904—1971)。抗战期间,尹正帮及其姐定居于今七星关区北部的对坡镇,靠经商富甲一方。在其私家马帮驮销川滇边界地区的商品种类中,最受顾客欢迎的一种,便是这种“宁波汤圆馅”。尹正帮的女儿尹发莲,传承父亲和姑姑的“宁波汤圆馅”制作秘方,除传统的精选猪板油“富油芯子”外,还加入适量冰糖、玫瑰、芝麻、花生,使其更加香甜可口,回味隽永。

  尹发莲被父母许配给对坡青年吕玉玺。1950年,吕玉玺进入原毕节地区公安处工作,尹发莲也随之从对坡迁住毕节城内,直到2015年逝世。尹发莲生前,“吕老妈汤圆”已在吕家的亲戚朋友圈内口碑相传,吃了一次就还想吃第二次第三次……尹发莲老人辞世前,给儿女留下一个遗愿:在毕节城内创建一家汤圆小吃店,如果赚了钱,就尽可能的捐建学校。所幸其汤圆馅制作秘方和汤圆制作工艺,均由其五女吕卫红母女忠实传承。现已年近六旬的吕卫红,一直为未能实现母亲的开店遗愿而深感遗憾。

  吕越悦是吕卫红爱女,今年27岁,原本已在杭州就职并安居乐业。她继承了外曾祖父、祖母、母亲三代传承近百年的“宁波汤圆”制作秘方工艺,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了母亲和家人不能实现祖母遗愿的紧迫和焦灼,于是毅然决然从杭州辞职返回毕节故土家园……。“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在著名小吃“毕节汤圆”为数不多的店面中,又将增加一家“宁波汤圆”的正宗嫡传——毕节“悦悦汤圆”,朋友们将用舌尖品味来自宋朝的汤圆味道!

  (翟显长 图片整理  糜林 杨华 王春)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