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打开毕节这本书丨这道传世佳肴,有来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4-25 22:40:3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图片

本期书目丨《风物毕节

图片

图片

毕节味道丨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得名于丁宝桢有功被追赠“太子太保”,人称“丁宫保”,相传因丁宝桢喜爱这道菜,到每一个地方上任都会制作和推广,而得以流传。尤其丁宝桢在四川任职期间,“宫保鸡丁”得到了推广。

丁宝桢(1820-1886),是从贵州平远州(今织金县)牛场镇走出去的进士、翰林,曾任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卒谥“文诚”,赠“太子太保”,民间尊称其为“丁宫保”。

作为贵州人,丁宝桢喜辣。在担任山东巡抚期间,他对鲁菜进行改良,曾命家厨将“酱爆鸡丁”加入辣椒,使其既有鲁菜的酱香味,又有黔菜的辣味。

图片

丁宝桢献宫保鸡图

在四川任总督时,丁宝桢又融合川菜的调味方式,命家厨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每逢宴请宾客时也时常推荐。慢慢地,这道菜在四川乃至全国流传开来。后人为了纪念丁宝桢,便将他发明的这道菜命名为“宫保鸡丁”,连宫廷菜谱也将其收录为民间肴馔。时至今日,“宫保鸡丁”已成为从中国民间走向世界的招牌菜之一。

一盘地道的“宫保鸡丁”,应当“色泽红艳,鸡肉滑嫩,花生香脆,辣而不猛”,融合鲁菜中的酱爆鸡丁、贵州菜中的辣子鸡丁及川菜的口味特点。“宫保鸡丁”选用本地土鸡为主料,佐以花生米、糍粑辣椒或干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

制作“宫保鸡丁”的第一步,是将鸡胸肉切成丁状。若刀工细腻,则可在肉丁上划几刀浅浅的花刀,使得食材受热均匀,口感肉嫩,并且多挂汤汁,更加入味。

第二步,准备生抽、盐、料酒码味,用水淀粉拌匀,葱切小段,糍粑辣椒或干辣椒切成小段后放入盘中备用。油烧热后,先放入糍粑辣椒或干辣椒,用小火煸炸出香味后,放入大葱段一起炒热,直至葱香四溢,而后将腌制好的鸡丁放入锅中,炒至鸡肉变色。

“宫保鸡丁”烧油的火候,很有讲究:油温须适中,鸡肉下锅时发出轻轻的“咝咝”声即可;过热,会使鸡肉表皮老硬,影响口感;过冷,则难以去除鸡肉本身所含的腥味,影响口味。

将事先调制好的调味汁倒入锅中。水淀粉所制的芡水,不能过稀或过浓:芡汁过稀,会使肉质过硬;芡汁过浓,则会使肉丁粘连。二者均会影响口感。一盘较好的宫保鸡丁,观感应色泽红润,颗粒分明,口感要鲜嫩滑柔,软而不糯,配上一碗米饭,正是传世佳肴市井寻。

如今的“宫保鸡丁”,已成为大众家常菜肴。各地因口味差异,做法稍有不同:有的以猪肉代替鸡肉,炒成“宫保肉丁”;有的以腰果代替花生,丰富了宫保鸡丁菜肴的口感

近年来,“宫保鸡丁”被评为“中国菜”之贵州十大经典名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贵州省人民政府将织金县“宫保鸡丁”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以食为天,一道名菜之所以流传甚广,在于其口味,更在于亲民。寻一道风味,即触摸一次乡愁根须与血脉的联结,品一道美食,不仅是品一次今人与古人的时空对话,更是品一份家乡先贤的家国情怀。

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风物毕节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