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产业动态  
{文化报}有了文化,旅游才能“跑”——贵州省毕节市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观察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5-12 15:34:04 来源:文化报 作者:胡克非 程丽仙 点击: 评论:0

 本报记者  胡克非  程丽仙

尽管在1988年就成为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尽管作为南方古人类的发祥地拥有“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的美誉,但贵州省毕节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外界“难以亲近”,因为落后的交通使各大景点无法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

“十二五”期间,毕节投入751亿元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如今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再看毕节交通设施建设:公路通车总里程近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里程上升至615公里;新建和在建铁路366公里,铁路总里程达565公里;2013年6月正式通航的毕节飞雄机场已开通15条航线。与交通大发展同步的是,投入411亿元新建、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在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站在“十三五”的起点,文化又为旅游赋予了全新的增长动力。

体制创新,探索文化旅游新路径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1993年5月由原林业部批准建立,18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马缨、团花、露珠、迷人等41个杜鹃花品种,被誉为“高原上的天然大花园”。1993年,毕节举办首届中国贵州百里杜鹃花节,之后每年由所属的大方、黔西两县轮流举办,但由于交通、体制、基础设施差等原因,游客进不来,加上“接待型旅游”的困扰,百里杜鹃的旅游发展十分缓慢。

发展百里杜鹃旅游,正是从体制创新破题。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属毕节地区的正县级派出机构,下辖普底、大水、金坡、仁和4个建制乡56个村(居),人口11万人,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百里杜鹃党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毕节试验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创新,标志着百里杜鹃风景区的保护、开发、建设、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2008年3月,首届中国·贵州百里杜鹃国际杜鹃花节在金坡景区举行,并通过一年一届的推进逐渐扩大影响力,吸引多项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活动落地。如,2010年3月,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希腊等22个国家的40多名驻华使节参加百里杜鹃“向世界说明中国”活动。

2012年4月,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百里杜鹃召开,百里杜鹃国际风筝邀请赛在百里杜鹃大草原举行……2013年,百里杜鹃引资10亿多元建成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并与贵州红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空中观花游”项目,建成了1.4万亩的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产业带动作用凸显。

如今,百里杜鹃风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呈现“基础设施大建设、景区面貌大改观、对外形象大提升、特色文化大繁荣”的发展格局。今年,从3月17日杜鹃花节开幕至清明小长假的20天里,百里杜鹃景区共接待游客17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8亿元。

百里杜鹃旅游局有关人员介绍,为了更加及时、全面地服务游客,百里杜鹃景区自2014年开始投入近4000万元建设智慧旅游体系并于2015年投入使用,该体系主要包括智慧旅游综合数据中心、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旅游综合指挥平台、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售检票系统、景区WIFI覆盖系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行体验。

用挖矿精神挖文化,有力推动脱贫攻坚

毕节是以彝族为主体、多民族繁荣共进的民族聚居区,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黔西观音洞、赫章可乐、威宁中水等考古遗址,彰显出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的独特魅力;以奢香夫人为“红线”、贵州宣慰府等文化遗存为品牌的水西彝族文化,使毕节成为贵州历史文化最为完整、集中和清晰的地区。

据统计,毕节共发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物质文化遗存1000余处,国家级、省、县(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232处,文物藏品150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0余个,革命旧址3个。其中,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保护单位2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9个。

毕节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明泽告诉记者,毕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推进,很多埋藏地底的矿产资源变成了财富,但文化资源一直“待字闺中”未被开发,如今随着交通的便利,毕节市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潜在价值,注重对文化进行整理、挖掘,“用挖矿的精神来挖文化,文化旅游将迎来大发展”。

据介绍,毕节市近年来探索出一条“农旅一体”“城景一体”“文旅一体”“产旅一体”的融合式发展路子,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数据显示,2015年,毕节市实现旅游总收入达312.56亿元,旅游业增加值78亿元,大旅游带动社会就业15万人,受益人数30万人,带动20多万人脱贫。

让文化成为旅游产业之魂

通过“挖文化”,毕节不仅规划建设了慕俄格古城、水西古城等民族文化旅游地标项目,还对众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使之立体呈现在游人面前。在政府的倾力扶助下,埋藏在乡土田野的民族文化被激活,彝族舞蹈《撮泰吉》、《铃铛舞》和苗族大迁徙舞、矮桩舞、多声部情歌分别亮相中央电视台和参加国内各大赛事……

记者在大方县北郊所见的慕俄格古城已初步建成,西城门一带将在今年7月作为中国(贵州)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的举办地。据介绍,慕俄格古城恢复重建项目2011年启动,规划面积4.56平方公里,以贵州宣慰府为中心,包括奢香墓、奢香博物馆、顺德古街、斗姆阁等景点,这个以奢香文化、古彝文明为核心,集旅游、休闲、度假、避暑、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对大方以及毕节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作为贵州省唯一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全国重点项目,黔西水西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则是以“水西文化”为核心。该项目共分五期,总占地面积近2250亩,总投资约32.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八成多,预计2016年底结束一期开发。该项目投资开发方黔西县友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建设以来,已完成旅游餐饮、旅游商品等多类招商项目签约,涉及民间手工艺品、古玩、民族服饰等类型,部分商家已入驻。

李斌娇和男友经营的“水西传说”就在水西古城一期三幢木楼,店里不仅有大方漆器,还有彝族、苗族等民族服饰。李斌娇告诉记者,民族服饰销售得很不错,不仅游客,就连本地居民逢年过节都会到店里定制,而这些或手工或机工做出的民族服饰的利润都在50%以上。

作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上的11个核心区域之一,毕节市以近70万的彝族人口及其文化为基础,让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同步发展,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使文化成为“旅游+”系列组合中的最重砝码,为旅游产业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产业动态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