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辣椒、黄瓜、核桃,这些我们厨房里最常见的食材,竟然都是千百年前通过丝绸之路‘走’来的‘外国人’。”在听完人民大会堂原西餐厨师长、世界御厨协会会员徐龙的“丝路食语”讲座后,来自四川旅游学院的学员惊叹道,“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手中的每一道菜,都承载着一段文化交流史。”
2025年11月,由于若木慈善基金会与华彬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为梦想加油”食育文化公益实践营在北京举行。在为期五天的学习中,24名来自四川、重庆、贵州的烹饪专业学员学习动线贯通古今:追溯了丝绸之路上的食材交流史,也走进了前沿的现代食品科技实验室,亲身体验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与传承。

实践营学员来到北京天安门参观留念
回溯丝路,理解饮食文化交流史
徐龙老师在讲座中,带领学员们重走丝绸之路。他感慨道:“丝绸之路从来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滋养。饮食文化的相融相促,在这条路上体现得最为生动。”
这一观点在学员们的实践中得到了印证。来自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的楼家豪同学分享了他的感悟:“学习麻婆豆腐的历史后,我在选材与烹饪中融入了更多讲究与情感。一道菜不再只是技法的展现,更是文化的表达。”

徐龙老师讲座现场
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监事万选蓉教授在总结中,特别鼓励学员们要“深耕与破界”——既要扎根专业,又要拥抱创新。这番话为年轻学子指明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
科学视角,寻找传统智慧的现代表达
如果说丝绸之路讲座是回溯历史,那么在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课程,则让学员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中的新生。

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室
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学员们亲手完成了多项实验,包括“神秘的基因”检测等。一位学员在实践后表示:“我们既是历史的传承者,也是未来的创造者。”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安泰博士从科学角度阐释了合理膳食的现代意义,他让营员们明白合理膳食并非简单的“吃饱吃好”,而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健康选择。
薪火相传的食育使命
"为梦想加油"食育推广公益活动是"健康中国行食育进校园"公益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于若木慈善基金会与华彬文化基金会2021年合作开展“健康中国行食育进校园公益行动”,为青少年普及食育知识,传播营养膳食理念。2023年开始,“健康中国行食育进校园”聚焦职业院校,通过“为梦想加油”食育推广公益活动,以烹饪学校为试点,从源头推广“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饮食文化。

实践营闭营仪式
华彬文化基金会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将健康中国理念融入发展中,致力于推广营养健康饮食文化。食育工程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平台,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培育完美地融为一体。
从千年丝路上的食材之旅,到现代厨房中的技艺传承,这群年轻的烹饪学子正在实践中领悟着饮食文化的真谛。他们的成长,预示着中华饮食文化将在创新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
无相关信息


“你好酒店2.0”进驻贵阳,首店旗舰..
独属贵州人的浪漫,织金洞对贵州人免..
君亭酒店贵州首店盛大开业,落子贵阳..
“村超”归来,文体旅市场人气旺嘞!..
一高科技组建智库专家团,升华首个 A..
高排名・低成本・优就业 | 海亮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