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三农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黔西市北海村:一条路盘活了“金山银山”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18 13:40:40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静 刘璐 点击: 评论:0

黔西市五里乡北海村位于洪家渡库区,海拔适中,气候宜人,然而山多地少的地形曾一度制约着村里的发展。如今,一条机耕道的建成,连通了村里的千亩果园,实现了用一条路盘活了绿水青山。

1

近日,走进北海村,新修建的3.5米宽、3360米长的机耕道蜿蜒于山间果园与村民的房屋之间。当下,正是村里300亩玛瑙红樱桃成熟的时节,在果园旁边,一辆辆载着游客的车辆络绎不绝,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条路修好以后,我们可以直接开三轮车或者四轮车到田间地头采收樱桃,很方便。”北海村樱桃种植户蒋云高兴地说。

2

北海村位于黔西市五里乡北部,距离县城18公里,面向洪家渡水库,平均海拔1200米。当地山多地少,适合发展种植业。过去,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难寻“金山银山”。

2019年,村里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起以青脆李、玛瑙红樱桃为主体的特色经果林产业,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运输难、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

转机出现在2022年。黔西市相关部门投入160万元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将这条“卡脖子”的泥巴路改建成水泥机耕道。项目建设后,全村335户1317人受益,让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越来越足。

3

“这条机耕道是一条便民路,也是一条致富路。”北海村驻村第一书记蒋斌说,机耕道的建成,有效的解决了群众出行、农产品运输等问题,大大的减少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助力群众增收。

路通百业兴。一条机耕道,串联起了北海村的绿水青山与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它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的问题,更为村庄的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打通了发展农业生产、助推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4

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围绕以‘林业经济为主、多种传统农业共同发展’的思路,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林业经济,做大做强林业经济。同时,还将探索林下发展模式,既要在林上下功夫,也要在林下谋发展。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