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的马铃薯陆续迎来成熟季,当地种植户抢抓有利时节,开始采收供应市场。
近日,在盐仓镇么站社区马铃薯种植大户高艳的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分工协作,有的俯身拔藤,有的弯腰采挖,还有的挑选装袋……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看着辛苦耕耘换来的满地“金疙瘩”,高艳满脸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她介绍,今年她选用了希森6号、云薯104、云薯902、青薯9号、威芋5号等优良品种,采用错峰种植的方式,确保马铃薯能够分批次成熟,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
“今年我种了210多亩洋芋,先种的现在已经能挖了,今天挖的是希森6号,每亩产量有4000到4500斤,现在市场价每吨能卖到1300到1400元。”高艳笑着说。
马铃薯的丰收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栽的时候我们来帮忙,收的时候也来帮忙,她一天给我们100块钱,挺满意的。”务工群众王正美一边分拣马铃薯一边笑着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盐仓镇立足实际,将马铃薯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过政府主导、经营主体或家庭农场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等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马铃薯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盐仓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熊锐介绍:“马铃薯产业一直是盐仓镇优势和支柱产业之一。今年,我们充分利用政策支持,争取到3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采购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还争取到10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以‘先建后补’的形式,按每亩200元的标准补助脱贫户,共计补助3000亩。同时,我们积极培育、引进专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一系列措施,今年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预计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
据悉,盐仓镇还大力推广“马铃薯+蔬菜”轮作模式。马铃薯收获后,紧接着种植白菜、莲花白等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蔬菜,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