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三农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威宁盐仓:马铃薯破土成“金”收获忙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06 08:46:36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 逍 点击: 评论:0

眼下,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的马铃薯陆续迎来成熟季,当地种植户抢抓有利时节,开始采收供应市场。

近日,在盐仓镇么站社区马铃薯种植大户高艳的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分工协作,有的俯身拔藤,有的弯腰采挖,还有的挑选装袋……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7月2日,在盐仓镇么站社区马铃薯种植大户高艳家的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正忙着分拣新鲜出土的马铃薯

看着辛苦耕耘换来的满地“金疙瘩”,高艳满脸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她介绍,今年她选用了希森6号、云薯104、云薯902、青薯9号、威芋5号等优良品种,采用错峰种植的方式,确保马铃薯能够分批次成熟,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

“今年我种了210多亩洋芋,先种的现在已经能挖了,今天挖的是希森6号,每亩产量有4000到4500斤,现在市场价每吨能卖到1300到1400元。”高艳笑着说。

刚出土的新鲜马铃薯1

马铃薯的丰收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栽的时候我们来帮忙,收的时候也来帮忙,她一天给我们100块钱,挺满意的。”务工群众王正美一边分拣马铃薯一边笑着说。

7月2日,在盐仓镇么站社区马铃薯种植大户高艳家的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收马铃薯3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盐仓镇立足实际,将马铃薯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过政府主导、经营主体或家庭农场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等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马铃薯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盐仓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熊锐介绍:“马铃薯产业一直是盐仓镇优势和支柱产业之一。今年,我们充分利用政策支持,争取到3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采购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还争取到10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以‘先建后补’的形式,按每亩200元的标准补助脱贫户,共计补助3000亩。同时,我们积极培育、引进专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一系列措施,今年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预计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

7月2日,在盐仓镇么站社区马铃薯种植大户高艳家的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收马铃薯

据悉,盐仓镇还大力推广“马铃薯+蔬菜”轮作模式。马铃薯收获后,紧接着种植白菜、莲花白等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蔬菜,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