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水青山谱新曲
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夏至时节,位于六盘水盘州市的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绿色发展措施和环境保护设备加持,让这家公司逐步形成制氢、运输和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演绎着绿色发展“协奏曲”。
细微之处见真章。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践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重要论述精神,稳妥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推进“富矿精开”和“电动贵州”建设,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展现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贵州新风采。
“零碳制造”创新澎湃
近日,记者来到贵州首家“零碳工厂”——宁德时代贵州基地,容量厂房生产线装卸机械臂来回舞动,快速将生产好的电芯精准码放,“AGV自动装卸机器人”把一批批电芯运至模组车间……
该基地拥有目前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生产速度一流的设备生产线——从投料到成品电芯产出,860余米长的生产线,自动化率达95%。
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生产”理念,该基地通过切换能源结构、分布式光伏发电、使用绿色能源、碳抵消等方式主动降碳。
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入节能技改中,通过实时监控、运算、处理、调整设备运行,避免设备的无效运行功耗,从生产制造各环节降低能耗,最终实现工厂碳中和。
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经济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85家、绿色工业园区22个,绿色经济占比48%左右,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步伐渐行渐稳。
贵州电车“扬帆出海”
今年前5月,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客车461辆,其中出口150辆——
4月2日,85台大巴车出口沙特,“贵州造”客车批量进入中东市场实现零的突破;
4月29日,根据喜马拉雅山区路况进行专项优化的纯电动公交车,出口发往尼泊尔,贵州新能源客车首次进入南亚市场。
“贵州造”大客车开拓国际市场连连成功,“贵州造”观光车也紧跟“闯”进国际市场。5月,贵州忠辉重工有限公司新下线的15台高尔夫电动车发往俄罗斯。
“我们选择‘深耕场景、精准定制’的开发策略,如针对俄罗斯高寒天气,研发出电池加热这一性能。”贵州忠辉总经理王有隆说。
该公司已成功推出40余款车型,产品遍布全国各地,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至5月,获得800台新能源观光车订单。
2024年10月,贵州相继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能源货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两个重要文件,省有关部门陆续采取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形成了建设“电动贵州”的政策推力。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重要突破口,带动关联产业提质增效,推动“电动贵州”产业链生态圈加快构建。
“电动贵州”的政策东风为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贵州新能源产业的齿轮转动声日益清晰。
随着“电动贵州”的深入推进,整车制造产业迎来高速增长。贵州着力支持宁德时代、中伟、裕能、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贵州项目加快释放产能、扩量增产。推动吉利贵阳基地、奇瑞(贵州)产业基地扩大整车生产规模,布局发展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
“黑色资源”绿色蝶变
“看不到煤炭、看不到焦炭、闻不到味道”,在“江南煤都”六盘水,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项目构建起资源互补、产业互通、要素互联的新型产业体系,作为终端产品的焦炭在这里完成了“七十二变”,彻底刷新传统工业刻板印象;
融绿铸金,绿色转型蹄疾步稳。贵州磷化集团斥资13.14亿元,建成“1468”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消纳140万吨磷石膏,制取65万吨硫酸,联产80万吨水泥;
从废料中提取黄金原料,以铜仁中伟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循环利用为代表的节能环保重大项目同样备受关注。近年来,中伟股份加速全球电池回收产能布局,建成“电池拆解—梯次利用/破碎分解—综合回收再生”的全流程生产体系。
焦炭、磷石膏、废旧电池……一个个困扰发展的“生态包袱”,在贵州因地制宜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实现了“绿色蝶变”。
作为矿产资源富集的“天然聚宝盆”,贵州全省煤、磷、铝、锰等52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十位,已发现矿种达137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
依托这一优势,贵州深入实施“富矿精开”战略,在“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着力在“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四个关键环节下功夫,力求将矿产资源价值“吃干榨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绿色动能源源不断、贵州电车享誉国际、黑色资源绿色转型……贵州刻下一个个坚实的绿色脚印,绘制一个个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精彩画卷。从能耗降下来、产品绿起来,再到产业富起来,生态绿色“协奏曲”在黔山贵水间激昂奏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