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黎平县锚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关键环节,以时限压缩、流程优化、数字赋能、协同服务为抓手,打出改革“组合拳”,推动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审批提速,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黎平县严格遵循《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及流程图6.0(试行)》,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深度优化。通过精简申报材料、重构审批流程,实现审批时限“三缩减”: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从70个工作日缩短至63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由40个工作日压减到36个工作日;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办理周期更是从30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同时,推行“一窗受理、一套材料”模式,企业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完成审批申请。配套建立的限时办结和超时预警机制,确保审批服务高效推进。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审批“新范式”。黎平县全面推进“互联网+审批”模式,除涉密事项外,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彻底杜绝“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依托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与关联,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无纸化申报、不见面审批和电子证照制作,让企业办事“零跑腿”。政务服务平台实时更新办理流程、材料清单、审查标准等信息,确保审批过程规范透明,从源头上避免增设审批环节、增加申请材料等问题。
协同联动,释放联合审批“新效能”。在提升审批协同性方面,黎平县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建立跨部门联合验收机制,联合自然资源、发改、人防等多部门,将规划条件核实、人防工程验收、城建档案验收、消防验收(备案)等4类事项纳入联合验收范围,有效解决多头申报、重复核验难题,提高项目验收效率。同时,完善并联审批体系,在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推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模式,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目标。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黎平县已完成并联审批业务38件,并联审批率达76%,市场主体满意度达100% 。
服务升级,塑造政务服务“新形象”。黎平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依托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之家”服务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表中心”,推出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集成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同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加强窗口人员培训,并提供预约、延时、上门等特色服务,以贴心服务赢得企业群众认可。
黎平县将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智慧审批系统升级、优化跨部门协同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姚进忠、杨松菊、李文芬)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