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5日电(记者 刘美伶)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分论坛——“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主题论坛5日在贵阳市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谋绿色金融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共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论坛现场。记者刘美伶 摄
本次论坛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共贵州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共同承办。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血脉,其资源配置功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指出金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从“学科融合、汇聚英才、贯穿实践、通力合作”四个维度介绍复旦大学围绕绿色金融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实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阐述了当前全球自然危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并分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推动自然价值显性化、创新金融工具以及应用数字技术等方面的实施路径与经验。
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梳理了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险发展的最新进展,以政策优化、产品创新、技术赋能、资金多元筹措为切入点,提出国内生物多样性保险发展建议与创新尝试。
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环境经济学家乔万宁表示,面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可逆转性,需以金融创新及跨部门合作,推动绿色项目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赢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主题发表演讲。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外与会嘉宾聚焦融资模式创新与各国绿色金融实践议题展开交流分享。

论坛现场。记者刘美伶 摄
论坛现场,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报告》,全面总结评估了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并针对贵州12个试点县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BIOFIN工作手册2024——为自然融资》中文版,为各国构建解决生物多样性金融难题的新范式。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发布生物多样性金融政策和产品,通过创新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新思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生物多样性保险产品,通过绿色保险业务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为推动生态保护提供风险保障。(完)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