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荔波县探索跨省联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22 21:51:57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 蒙莎莎 点击: 评论:0

  贵州荔波与广西南丹、环江山水相连、习俗相似、交往频繁,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区域协同发展基础深厚,长期形成了经济上交流合作、生活上友好互助的关系。

  为发挥两地人大代表的作用,2023年以来,贵州荔波分别与广西南丹、环江建立了三个黔桂跨省(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荔波瑶山一南丹里湖、荔波黎明关一环江川山、荔波佳荣一环江驯乐)。

荔波县探索跨省联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

  跨省(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明确每年围绕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文化交流、基层联防治理、发展经验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确定活动主题,并组织进站人大代表举行内容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近年来,依托联络站这一平台,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广泛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按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合作共赢,着力谋划发展,先后举行“‘瑶’望相助·和美与共”“共护绿水青山·同享世遗宝地”等主题活动。通过深化跨省(区)协作交流,进一步促进两省(区)相邻县乡的合作交流,在旅游联动、产业联兴、基层联治、民族交流、生态联保等方面,实现工作互动、信息互通,有效促进贵州荔波与广西边界县人大工作的联动履职。

  “一座桥”的搭建:旅游添动力

  南丹县蛮降农耕旅游景区距离荔波县小七孔景区西大门仅1.6公里,是桂黔两区省在“十四五”期间规划重点共建的跨省文旅项目。

  景区内的高空玻璃桥分别连接两座山峰,一座位于南丹县芒场镇蛮降村,另一座位于荔波县小七孔镇绿林村。一桥接两地,共吃旅游饭,被桂黔两地乡亲亲切地称为“融合发展桥”“边民连心桥”,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荔波县探索跨省联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

  绿林和蛮降两个村,以前通过一座古石桥沟通,它见证过去。如今,这座高空玻璃桥,联通未来。

  高空玻璃桥的建设与发展,也倾注了两地人大的关心。2019年7月,荔波、南丹两县举行洽谈交流会,会上就困难问题进行“一对一”对话分析,扫清项目推进的障碍及困难。

  小七孔镇人大代表、绿林村党支部副书记莫锐业说:“我们是交界村、兄弟村,平时往来密切。建设高空玻璃桥是两地群众的心愿,希望多一些好产业带动我们发展。作为人大代表,在走访中,听取企业心声,为了支持项目发展,积极帮助申报项目,顺利解决了景区游客安全用水、河道治理等问题。”

荔波县探索跨省联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

  2023年8月,随着贵南高铁的通车,黔桂跨省旅游更加方便与快捷,荔波、南丹两地旅游也迎来井喷式发展。莫锐业说:“走农耕旅游路线,共同吃上旅游饭,我们充满了信心。”

  贵南高铁,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广西和贵州的人文交流、经济协作、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两地正抢抓旅游发展新机遇,挖掘旅游新质生产力,深化旅游合作,奋力书写携手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件事”的办结:民生添满意

  在佳荣镇人大代表、坤地村副主任覃叔佳的带领下,沿着坤地村洞独组的硬化路一直盘山而上约1.2公里,来到坡顶一个拐角处。覃叔佳指着脚下的一条路缝说到,“这条缝的那边就是广西,这边是贵州。”这是前往广西环江县驯乐苗族乡镇北村的“民生路”,于去年刚修通,是两地人民的期盼。

  坤地村、镇北村是广西、贵州交界村,两地人员相亲相近、往来密切。为打破省际“断头”路,群众向覃叔佳反映这个情况后,他立即向镇人大做了反馈。此后,两地人大多次邀请交通运输局来实地了解,并组织两地群众坐在一起商量道路修建等事宜,最终协商一致,由广西修通广西地界内约2公里路段的“断头路”,贵州修通境内的1.2公里路段。

荔波县探索跨省联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

  路通了,群众喜笑颜开。“修通前,群众要绕另一条路约20多公里才能到达镇北村。路通后,往来距离缩短到约4公里,群众很满意、很开心,纷纷表示,以后走亲戚就更方便了。”覃叔佳说。

  这是两地人大合力帮助群众解决民生事实的实践缩影。

  贵州荔波佳荣镇与广西环江驯乐苗族乡山水相连、情感相依、民族相融、文化相通,今年来,为进一步促进两地区区域协同发展,荔波县人大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大共同成立九万大山区域协同发展黔桂跨省(区)代表联络站,主要覆盖两乡镇24个行政村(社区),43000多人。

  联络站的建设,将进一步有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有效解决跨区域共性问题,促进边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块地”的连接:产业添活力

  贵州荔波瑶山瑶族乡与广西南丹里湖瑶族乡接壤,两乡瑶族同根同源,为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纽带作用,两地联合建设联络站,2023年8月,分别在瑶山瑶族乡瑶山村建立黔桂跨省(区)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拉片)、里湖瑶族乡仁广村建立桂黔跨省(区)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仁广)。

  同是白裤瑶主要聚居地,两乡地域交错、民情相近、经济相融。联络站围绕民族团结主题,健全定期联络、协商、通报工作机制,把联络站建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标识符”,书写跨省区域“同饮一江水、情谊一家亲、共创万家福”的崭新篇章。2024年,瑶山瑶族乡瑶山村党总支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荔波县探索跨省联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

  在相互交织的边界关系中,““插花地”等问题凸显。针对“插花地”等矛盾纠纷和“断头路”等实际困难,实施人大代表“联调联解”“共办共督”“双促双好”。贵江村百亩蔬菜示范种植基地连片租种瑶山村20亩“插花地”,年产值80万元,双方受益。在“插花地”朝沙投入资金300万元新建邻里休闲广场、乡间休闲步道、排污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双边群众人居环境,双边群众非常满意。

  联络站聚焦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荔波·南丹跨省旅游联盟、跨省旅游廊道、跨省旅游景区建设,利用一年一度的跨省白裤瑶年街节、瑶年节、瑶王节等时机,组织开展“‘瑶’望相助·共促发展”“‘瑶’望相助·和美与共”等主题活动,双方驻站代表就白裤瑶聚居区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文化旅游壮大发展充分讨论、交流意见,联合提出《关于串联荔波小七孔景区与本地旅游景区,打造荔波·南丹半小时旅游经济圈的建议》等人大代表建议得到两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推动落地。

  2024年8月1日,“南丹至荔波高铁站”定制客运班际线正式开通,缩短荔波与南丹之间的时空距离,满足旅客个性化、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同时为荔波旅游引入更多“流量”,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南丹到荔波、“小七孔+白裤瑶”“山水风景和民俗风情”等成为黔桂跨省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双方群众高高兴兴吃上文化旅游“大锅饭”,欢欢喜喜走上乡村振兴“共富路”,共推跨省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主题”的串联:生态添美丽

  携手画好边界地区发展“同心圆”,积极探索解决边界地区堵点、难点问题,共同守护世界自然遗产地、共同促进和谐发展。

  贵州荔波黎明关水族乡与广西环江川山镇山水相依、地域交错,川山镇是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黎明关乡是茂兰国家级保护区核心腹地,两个保护区均为喀斯特地貌,有连片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连片面积最大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约3.2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喀斯特森林及珍稀动植物。

  如何更好促进两地生态保护?两地人大以创建黔桂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探索省际联建人大代表联络模式,进一步激活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携手共护生态绿色发展,构建黔桂边界和谐稳定的发展新格局。

  2023年11月,桂黔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环江喀斯特)在环江县川山镇揭牌,两地共同签订桂黔人大跨省联建战略合作协议书、桂黔跨省联建联人大代表联络站(环江· 荔波喀斯特)联建协议书。

荔波县探索跨省联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

  2024年7月,黔桂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荔波喀斯特)、荔波县生态文明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在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揭牌,也标志着两边联络站的正式建成。

  “两边成立以来,我们按照‘同一牌子、同一套人员、同一个制度’开展工作,共同举办主题活动4次,收集意见建议10条。通过主题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共同推动两边生态保护、民生热点等问题解决。同时,结合联建区域喀斯特地貌、民俗文化,组织形式多样的联谊交流活动,不断增进两地联建情谊。”黎明关水族乡人大主席、黔桂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荔波喀斯特)站长覃丹介绍说。

  2024年7月,荔波县、环江县在黎明关水族乡组织召开黔桂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主题活动座谈会,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反映,其中《建议加快荔河高速公路建设进度的建议》得到两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推动落实。

  此外,为加快荔河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针对该路段的红线用地补偿问题,两地人大代表积极主动作为,联合荔河高速公路指挥部组织召开红线用地补偿争议协调会,顺利解决该问题。在两县各级人大代表共同努力下,荔河高速公路建设得到顺利推进,广西环江段已于2024年12月通车,贵州荔波段预计2026年年初通车。

  目前,荔波县黔桂跨省(区)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有全国、省(区)、州(市)、县、乡五级代表88人。经过两年多联建工作探索,荔波人大与广西南丹、环江人大初步形成搭建联动平台、开展联动服务、推行联动督办、强化联动交流的“四联”工作机制。

  “要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深挖边界资源,有效收集边界地区民心民智民盼,以人大代表的力量进一步推动边界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共同促进两地人大工作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升,做好引领示范,及时挖掘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为两地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荔波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宗洋如是说。

  接下来,荔波县人大将进一步深化与广西南丹、环江的合作关系,深入挖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健全完善跨省区代表联络站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不断拓展跨区域人大合作的形式与平台,打造黔桂人大联合履职促进边界发展示范样板,共绘和谐发展新图景。(通讯员 蒙莎莎)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