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7月26日电(周远钢)7月25日,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贵州)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开幕。与会嘉宾聚焦数智科技、新能源材料等六大前沿领域,共话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新未来。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承办,是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活动之一。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签约、揭牌等活动。
揭牌仪式。新华网发
据介绍,我国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已形成良好合作机制,成为中外参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共享、协同创新、高效共赢的重要纽带。贵州省已连续4年举办省级层面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推动贵州省高校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白震指出,举办2025年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贵州),对助推贵州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深化国际间专业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将为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和“新引擎”。
会议现场。新华网发
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大林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与东盟及全球伙伴携手,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为应对全球发展与挑战贡献智慧。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缪坤和表示,学校将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企业的合作,既输出中国经验,也吸纳全球智慧,让教育合作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