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打通页岩气供能“大动脉”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8-17 23:42:48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 卢世容 点击: 评论:0

原标题:打通页岩气供能“大动脉”——“工业大县”调研行之遵义市正安县

8月11日,在贵州首个页岩气田——“正安页岩气田”安页1采气平台旁,压裂车整齐排列,一根根管道深入地下数千米,驱动着亿万年前的页岩气流。

类似的采气平台,在正安县域内有20多个,分布其间的采气井共92口,其中生产井84口。正安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早在2016年,就已探明储量3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800亿立方米,预计可连续开采近半个世纪,正安也因此被誉为“黔北气舱”。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正安县内页岩气总产值超12亿元(外购气5亿元),自产页岩气产量2.6亿立方米,占全省自产气的70%以上。

液化天然气(LNG)储配库现场,在原装置基础上扩建的日产液化50万立方米的二期扩建项目装置,已于6月23日起稳定投产。二期项目将储配库液化日产能从50万立方米提升至100万立方米,成为全省投产规模最大的LNG液化工厂,储罐容量达4.5万水立方,意味着可以保障全省3天的用气需求。

记者在计量装置上看到,截至7月31日下午4时,从采气厂采集好的55.2万方、外购的10.4万方天然气,一起通过黄色运输管道进入LNG进站单元,经过压缩机增压至5MPa,然后在脱汞单元、脱碳单元、脱水单元等环节脱除原料气中的杂质,进入冷箱,将天然气温度降至零下162℃,再经产品阀将其降压至50KPa,最终输送至LNG储罐进行储存。

处理后的LNG,一边经管道源源不断地流进LNG储罐储存,一边又经LNG槽车源源不断地流向省内外各地。在LNG槽车装车橇内,每天有40余辆LNG槽车充装液化天然气,外输至省内各地以及广西、四川等地。

LNG槽车作为液化天然气的“铁搭档”,外输具有灵活性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能定时、定量、定点将液化天然气配送至下游用户,也可作为管道天然气的应急补充,切实提高了天然气供应灵活性和可靠性。

在正安页岩气外输轨迹中,地上,液化天然气由槽车外输;地下,一条超109公里的输气管道以每天80万立方米的流量,将源源不断的气态天然气送抵车间一线、百姓家中。

每天,在正安通往“务正道煤电铝一体化工业园”输气管道内,25万立方米左右的页岩气,输送至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遵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川铝矿分公司。

作为黔北天然气管网的东西干线组成部分,该管道项目于2024年3月建设完成,打通了“渝气入黔”和“黔北页岩气外输”的核心通道。截至目前,已通过该管道向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遵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川铝矿分公司输送了8241万立方米清洁能源,有效保证了该公司日常生产用气。

2024年11月28日,遵义至绥阳至正安的天然气输气管道成功通气,意味着遵义与重庆的天然气管道已实现互联互通,正安页岩气的外输更加畅通无阻。

“正安页岩气含硫量低,甲烷含量98%以上,品质优异,通过精密的管网系统和低温LNG储罐,为省内外能源供应注入了‘新血液’,也持续为正安及沿线居民送去了温暖。”正安县能源办公室主任申康告诉记者,这样的清洁能源已走进4万余户正安居民家中。

“力争让更多贵州人用上贵州气!”贵州能源集团页岩气公司采气分厂技术员汪盛龙的底气,来自不断的工艺技术攻关。

在安页4平台引入高效免积液管柱+管网气举工艺,单口井日产气量从0.4万方提升到1.8万方;在安页3平台引入高效气动射流泵,单口井日产气量从0.6万方提升到1.6万方;在正安区块引入智能化泡排药剂加注装置,结合现场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产气量增加10%,成本大幅度降低……

这一组组数据,是贵州能源集团页岩气公司不断以科技赋能“富矿精开”的缩影,也是正安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的具体实践,奋力推动资源落实成储量,把储量转化为产能,让产能汇聚成产量,用产能温暖万家。

“预计今年自产气将突破3亿立方米,接下来持续打通页岩气‘大动脉’,加快天然气管道‘县县通’建设和LNG液态外输工作,充分发挥页岩气低碳、清洁、高效优势作用,积极推动页岩气在工业、民用、商业、LNG和分布式能源等行业的应用,构建多元互补、协同共进的能源供应体系。”申康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世容)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