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调集专业力量全力抢险——贵州高速集团驰援榕江掠影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03 14:10:3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远钢 曾宪江 点击: 评论:0

  新华网贵阳7月2日电 6月24日以来,特大洪水使贵州榕江县城两次大面积受淹,基础设施与群众财产损失严重。随着洪水退去,榕江县目前已全力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各方救援力量正进行清障、清淤、消杀等工作,帮助当地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抢险现场。新华网发

  灾情发生后,贵州高速集团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集结贵阳、遵义、凯里、安顺毕节等营运中心精锐力量,分4批次出动包括清障车、皮卡车、中型客车、挖机、中型货车、拖车等在内的抢险救援车辆60辆,并选派136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救援人员奔赴榕江开展救灾工作。连日来,在榕江灾区一线,“贵州高速先锋突击队”冲锋在前,随处可见身着荧光绿背心的突击队员身影。

  调度 救灾一线显责任担当

  6月26日以来,“贵州高速先锋突击队”分别前往榕江县老屠宰场、老城区各小区等受灾严重区域开展救灾工作。

  作为“贵州高速先锋突击队”队长,贵州高速集团凯里营运中心纪委书记吴晓青每天至少要工作16个小时。

  “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现场工作调度……每天接打100来个电话,最多的一天有200多个电话。”吴晓青是一名39岁的退伍军人,有着18年党龄。作为队长,他连日来坚守在救灾现场,在网格化救灾机制中精准调度6个小组,争分夺秒开展清理淤泥、拖运水泡车辆、转运救灾设备等工作,为后续救援和重建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抢险现场。新华网发

  “受灾群众确实有很多困难,参与救援的队员也很辛苦,但大家精气神十足。”吴晓青说,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开展道路疏通、垃圾转运,“希望能够为尽快恢复现场生活秩序作一份贡献”。

  截至7月2日12时,突击队累计转移泡水车辆245辆(其中小型车236辆、大型车6辆、三轮车3辆),疏通榕江县城1条通行道路。此外,还完成了挖机清淤2500立方米、铲车清淤7800平方米、拖车转运淤泥2300立方米。

  合作 保障救援工作顺利推进

  救援现场,突击队员徒手掏挖排水口杂物、用木板排成大型木铲清除厚重淤泥……抢通道路的第一关,也是最困难的部分,就是要用大型拖车运走被水浸泡的车辆,才能开展后续清淤等工作。

  “车子基本上都在淤泥里,我们要把一辆辆车‘抠’出来,再用拖车转运到政府指定停车点。”49岁的突击队员何祥礼是来自贵州高速集团遵义营运中心第一片区中心龙坪道路养护保畅大队的队员。他在拖车时不慎滑倒陷入淤泥,队员们急忙将他扶起,询问伤势并帮其清理身上的淤泥。他却拍拍裤子,迅速投入救援作业中。

抢险现场。新华网发

  “在高速上拖5台车都没这里拖1台车累,但能让居民早一天回家,就值得。”连日来,何祥礼和队友们相互配合,每天从早忙到晚,已从淤泥中“抠”出20多辆车,尽管袜子每天都能拧出水,却毫无怨言。“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联系,我的妻子也是本单位的,非常感谢她理解我,在后方给我支持,让我全身心投入救灾工作中。”

  “遵义营运中心来了三台拖车,两台皮卡,共8个人,我们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工作,争取早日抢通更多道路,推进清淤工作。”何祥礼说,希望榕江人民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信心 协力助城市重归安宁

  救灾过程中,突击队员们纷纷舍小家、为大家。

  “洪水第一次淹到二楼,第二次淹到一楼,来不及抢救,家里的冰柜,还有我的摩托车、小汽车都受损。”36岁的突击队员罗积彬是贵州高速集团凯里营运中心第三片区中心道路养护保畅大队技术班长,平时工作地点在离榕江县城约5公里的G76厦蓉高速榕江收费站旁。这次水灾,他的家就在重灾区。灾情发生后,凯里营运中心的同事闻讯自发为他清理满屋淤泥,并帮助照顾家人。

  “作为当地人,我更熟悉情况、更方便与群众沟通。”为让救援工作顺畅开展,罗积彬负责协调沟通、现场清淤等工作,在救援现场与工作单位间辗转。“家里没了后顾之忧,能更好地投入救援。”

抢险现场。新华网发

  在救灾过程中,罗积彬深切感受到全国守望相助的力量。“四面八方来的救援队伍和物资,让我们不是孤军奋战。”罗积彬说,从断水、断电、断网的处境,到水电讯逐步恢复,在各方救援力量高效协同下,被淤泥封堵的街道正重现生机。

  “财物损失已难挽回,但一定要把家园收拾干净。”罗积彬说,目前需要救援拖车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少,救灾工作有序推进。在救援队伍的行动中,他看到了城市重归安宁的希望。(周远钢 曾宪江)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