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黔东南州麻江县田间地头,连片的蔬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在坝芒乡水城村蔬菜基地,务工群众正手持剪刀,穿梭在田间,熟练地将成熟的丝瓜、茄子整齐装入桶中。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基地种植蔬菜面积达800多亩,主要栽种白玉丝瓜、青玉丝瓜、毛节瓜、茄子、苦瓜等品种。
“目前丝瓜市场价约每斤2元,一亩地能产1.3万斤左右,预计产值达300多万元;茄子预计产值达200万元左右。”基地经营方贵州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冷子江说。
冷子江介绍,基地蔬菜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为保证蔬菜新鲜,基地当前每天都有上百名群众在务工,加快采收速度。”冷子江说,蔬菜采摘下来立即运到冷库,经过分拣、清洗、封装等工序后,装上运输车,16个小时就能横跨千里,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今年年初,我们种植的西兰苔,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反响很好,积累了众多‘粉丝’,订单也因此增多。”冷子江说,由于订单增多,基地正打算扩大种植面积。
近年来,麻江县以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为契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目前,麻江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68万亩,预计年产蔬菜达29万吨,可实现产值9.5亿元,带动就业1700人。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5家,每年累计有12万吨蔬菜销往大湾区。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麻江蔬菜除了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外,还吸引了其他地方的收购商。
“一次偶然机会,我品尝到了麻江的青玉丝瓜和白玉丝瓜等产品,觉得味道十分鲜美,因此收购了一些进行小规模销售,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很多消费者都问我还有没有货。因此我决定加大收购量,目前已和麻江多个种植基地达成初步合作协议了。”来自广西的收购商温洁访说。(麻江县融媒体中心 李洁 夏恒)
-
无相关信息